中国黄金市场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Source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日前,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下简称“上金所”)正式启用在中国香港设立的国际板指定仓库,并上线在香港交割的黄金交易合约,首日多家中外机构顺利达成交易。这一举措是落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的重要成果,也被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称为“国家黄金市场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上金所此次启用香港指定仓库并上线相关黄金交易合约,具有多重战略意义。从黄金市场格局来看,长期以来,全球黄金定价体系主要由伦敦和纽约主导。伦敦是传统的黄金现货交易中心,其定价机制在国际黄金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纽约则凭借强大的金融市场,在黄金期货交易方面影响力巨大。而上金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正逐步改变这一格局。自2014年国际板在上海自贸区启动以来,上金所不断拓展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此次在香港设立指定仓库,进一步完善了其离岸仓库网络。通过人民币计价标准合约以及跨境清算体系,上金所正在构建自主的定价生态,推动全球黄金定价体系向“伦敦-纽约-上海”三足鼎立的局面转变。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分析,这一举措意义非凡。目前,上金所上架的两个在香港指定仓库交割的黄金交易合约——iPAu99.99HK和iPAu99.5HK,实现了离岸人民币黄金实物交割。这实际上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人民币-黄金”的闭环兑换通道。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部分国家货币信用受到挑战的背景下,黄金作为一种稳定的价值储存手段,其与人民币的紧密联系,能够显著增加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信用基础。国际投资者在参与黄金交易过程中,对人民币的使用和持有意愿会相应提升,从而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协同,促进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结算的进阶。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香港拥有庞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金融市场高度开放、成熟,具备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专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上金所选择在香港设立首个国际板指定交割仓库,能够充分利用香港的优势资源。一方面,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上金所交易。国际投资者可直接使用离岸人民币参与交易,避免了换汇限制与汇率波动风险。同时,香港仓库实现“就地交割”,规避了跨境运输(如原需从伦敦/纽约调运至上海)所带来的运输时间及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了境外资本参与的门槛。另一方面,增加香港的黄金储量,推动相关服务发展。随着更多黄金交易在香港开展,与之相关的仓储、物流、清算、金融咨询等服务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对于香港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开拓金融服务新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和重要的黄金生产国,在全球黄金市场中理应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上金所启用香港指定仓库并上线相关合约,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黄金市场的地位,推动全球黄金市场的格局优化和协调发展。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黄金产业发展的需求,保障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工具,促进全球黄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当然,也需要关注一些潜在的挑战。例如,市场风险的跨境传导问题。在全球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波动可能会通过新的交易渠道更快地影响到国内市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提升监管部门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国内投资者的利益,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也是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