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券商整合提速

Source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11月19日晚,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三家公司正在筹划由中金公司通过向东兴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向信达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这意味着,在中央汇金控股体系内部,一轮券商整合正式启动,一个总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的新“航母级”券商呼之欲出。

从宏观政策脉络看,这起重组是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新“国九条”以及监管部门一系列改革部署的具体落地。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及2024年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新“国九条”及证监会《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指出,将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核心能力居国际前列。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化解金融和实体经济风险的质效。在此背景下,三家同属中央汇金实际控制的券商,通过换股吸收方式进行系统内整合,被业内普遍视为“以功能优先、规模随之而来”的战略性安排。

从最新披露的业绩看,三家券商各具特色。2025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约54%;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30%,增长势头强劲。截至2025年9月末,归母净资产为1155亿元。中金公司在中资企业境外业务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境外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20%以上,保持行业领先。

东兴证券成立于2008年,业务涵盖财富管理、投资交易、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期货等,形成了顺逆周期双轮驱动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2025年前三季度,东兴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70%。截至2025年9月末,归母净资产为296亿元。

信达证券成立于2007年,在破产重整等特殊资产投行领域优势突出,同时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债券承销实力较强。2025年前三季度,信达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53%。截至2025年9月末,归母净资产为264亿元。

根据截至2024年末数据统计,三家券商营业部合计数量位居行业第三。重组完成后,新公司总资产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成为继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之后,A股第4家总资产过万亿的上市券商。

从业务结构看,中金公司在综合投行、跨境业务、机构服务、财富管理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而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在零售经纪、区域网络、不良资产与特殊资产相关业务上积累深厚。重组完成后的新中金将稳居行业第一梯队,有望在投行业务、机构业务、跨境业务上进一步向国际一流投行看齐;而在经纪、财富管理和零售端,也将补齐过去中金“渠道相对偏薄”的短板。

2025年2月,财政部将中国信达、东方资产、长城资产等多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业内分析,其是在更高层面梳理金融国有资本布局,为打造具全球竞争力的一流投行夯实股权和治理基础。此次中金“换股吸收”东兴、信达,被视作这一股权调整之后的“业务整合版图首次清晰显形”。

一方面,用规模较大、国际业务更成熟的中金公司作为整合平台,有利于形成“旗舰+板块”的集团化架构,减少同质化竞争,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对于资产管理公司体系而言,将旗下证券公司业务统一纳入更高层级的投行平台,有助于打通不良资产处置、债务重组、股权融资、并购重组等全链条,强化“投行+资管+重组”的协同能力。从国际经验看,大型金融控股平台下的券商和资管机构整合,往往能够提升集团整体的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使其在系统性风险防范中承担更为重要的“稳定器”角色。

此次整合是中国证券行业新一轮并购重组潮的重要一环,与此前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的合并具有“同一逻辑、不同路径”的相似性:都是在同一实际控制人体系内,推动资源重新配置。

因此,有分析表示,这起重组与中国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大背景有联系。随着A股市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监管层在鼓励高质量的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在加快内部金融机构的结构调整,为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开放做准备。“对境外投资者而言,能否在中国市场找到若干家治理结构清晰、综合能力突出、在国内外市场都有稳定表现的龙头券商,是其配置中国资产时非常重要的参照。中金与东兴、信达的整合,如果顺利推进,将有助于提高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券商板块整体的估值认可度。”专家表示,这起整合不仅是单一机构的体量变化,更是中国资本市场通过“优化参与者结构”向外界释放的一种稳定预期与改革决心。

重组之后,中金公司能否真正把“规模优势”转化为“功能优势”和“治理优势”,将是下一步市场观察焦点。从国家战略目标看,这起重组至少承载着三层期待: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更有“抓手”。借助中金在大项目投行、跨境融资、产业并购等领域的综合能力,以及东兴、信达在不良资产、重整重组、区域客户方面的优势,新平台有望在制造业升级、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领域提供更系统的金融解决方案。

提升资本市场功能与定价效率。更强的承销、做市、研究与销售能力,有助于改善一级、二级市场的联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与资源配置效率。这也是新“国九条”强调的“做优做强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一环。

在全球投行竞争中争取“席位”。在国际市场上,能否出现几家具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中资投行,是中国金融业能否真正“走出去”的关键。重组后的中金公司,如果能够在治理结构、风控体系、人才机制上进一步与国际一流投行接轨,有望成为中国在全球金融竞争中的重要“代表选手”。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金公司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既是一场国内证券行业的重大资产重组,也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进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经济日报记者 祝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