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创企业研发“避雷”,上海浦东发布开源软件“指南针”

Source

2025年,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范围已从生物医药拓宽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研发怎么“避雷”?

11月27日上午,2025年浦东新区科创板知识产权服务大会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首批海外知识产权合作单位库”、“第四批浦东新区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企业”、《开源软件知识产权布局及风险防范工作指引》,同时,多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签订《知识产权跨区域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协议》。

其中,《开源软件知识产权布局及风险防范工作指引》设立了开源软件概况、开源软件许可证与社区分析、开源软件知识产权布局和风险防范、开源软件知识产权工作指引等章节,旨在指导企业构建内部开源治理体系,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和法律纠纷,全面提升先导产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能力,成为开源软件的“指南针”。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了解到,2025年,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范围已从生物医药拓宽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研发往往构建在开源软件生态之上。浦东新区不断深化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工作,通过该指引为广大开源软件使用者和贡献者提供清晰的风险识别方法与合规操作指南。

此外,根据《浦东新区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结合部分商标权利人申请以及申请商标在本区市场上易被假冒侵权、确需重点保护的实际情况,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决定将吉列、亚朵等28家企业共66组注册商标纳入《第四批浦东新区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保护名录中的商标将享受与海关的“一申请,双保护”保护机制,在进出口环节加大重点商标保护力度。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还将加强与司法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的跨部门协同保护以及跨区域协作保护,并依企业申请,定期对名录内商标进行网络侵权监测,实现精准保护。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邹娟 实习记者 张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