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完天价学费,还得掏钱补课?留学生销金窟的一生(组图)

Source
本以为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有什么新鲜事。但看到小红书上“留学辅导”,动辄过亿的阅读量,还是不免有些恍惚:留学海外,还得补习?



小红书上,相关话题相当火热

这听起来有点荒谬。送孩子去美国藤校、英国G5,花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学费,没想到还得额外掏钱补课。

火热的需求之下,专门为海外大学中国学生做学业辅导的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作业辅导到考前突击,从基础课程到专业科目,补习班的生意越做越大。

在一些海外院校,找个辅导老师甚至快要变成和交学费一样理所当然的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留学海外,反而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大学生补习市场?



留学海外

还是得上补习班

最近,帮海外大学的中国学生辅导作业、备考正在成为一门大生意。

回想十年前,这个市场还很小,仅有几家机构嗅到了商机。但从2017年开始,随着资本的涌入,整个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如今,在美国藤校、英国G5、澳大利亚、加拿大知名院校的周边,这些辅导机构已经遍地开花。

补什么?最开始只是数学、经济、编程这些基础课程,但现在的服务范围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从理工科的化学、物理,到商科的财务管理,甚至连作业辅导、论文指导都包括在内。科目之精细,服务之全面,可称得上是“有求必应”。



某辅导机构官网列出的部分大学生课程


这个变化很惊人。在过去,大学里的辅导往往是由校园学习中心免费提供,或者是学长学姐们赚点零花钱的副业。

但现在呢?一些辅导机构已经获得了千万级别的投资,传统的校园辅导中心也在不断扩张,以满足与日俱增的需求。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根据咨询公司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报告,仅仅四年时间,中国海外大学课程辅导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 3.5 亿元增长到了2023年的 6.6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7.2%。预计到2028年,这个数字还会翻倍,达到11.4亿元。

这份报告还指出,针对华人留学生的课后辅导业务,已经在美、英、澳、加等主要留学国家那些QS200的知名院校,实现了93-100%的覆盖率,而且正在“逐渐向欧洲、马来西亚等新兴留学国家和地区扩张”。

有业内人士曾对媒体算过一笔账,如果每年留学生数量按200万到300万计算,假设人均学业辅导费用为两万元,那么,“这至少是一个达400亿市场规模的赛道”。



虽说,咱们的补习文化由来已久,但想到大学生,甚至是那些海外名校的留学生,仍然要补课,还是不免有些刷新认知。

其实,这并不是中国学生特有的现象。

以美国为例,大约35%的高校学生都使用过校内辅导服务。在国外上大学,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宽进严出”这个宽泛的结论之下,其实是许多个活生生的挣扎无助的年轻人。面对难度极高的考试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很可能面临挂科甚至退学的风险。

在某些海外论坛上,经常能看到学生的困惑:“我考了 40分,我的朋友考了 15分,全班的平均成绩也是不及格的。教授推荐我们去辅导班。可是,如果有这么多人不及格,而且前提条件是我们从不缺课,那么是不是有可能,问题不在我们?"

有人说,这就是大学,90%的学习都是自学。可是像化学、物理这样需要扎实基础的学科,完全靠自学确实困难重重。更何况,当学生和家长付出了高额学费,却发现教授只是照本宣科,怎么可能不失望。



一边讲不好

一边听不懂


大几百万的学费交出去,还需要额外花钱补课,为什么?到底是学校教得不好,还是孩子不得其法?

说实话,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一方面,很多海外名校的教学质量,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学生多、互动少、教学方式基本靠教授拿着几年不变的PPT单方面输出......更重要的是,对大学教授们来说,教学本就不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聘用、晋升、拿终身教职,看的都是研究成果。

如果你问一位大学教授,教育对于学习和成绩是否至关重要,他的回答无疑是肯定的。然而,就教学本身而言,大多数大学教师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基于技能的教学培训和实践。

美国作家、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乔纳森·齐默曼(Jonathan Zimmerman)指出,在宾大,担任助教的博士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只要接受为期三天的培训。“要成为所在学科的合格学者,你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学习课程并进行原创研究;但要为教学做准备,只需参加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就足够了。 ”



这种对比还直接体现在教授们的收入水平上。无论是社区学院还是研究型大学,花更多时间在教学上的教授薪水较低;而收入最高的则是那些致力于研究的人。 

对于这种情况,这位言辞犀利的教育史学家深感讽刺,还专门写了本书,直指教学是教授们的“业余时间”。

美国大学教育学者科尔宾·坎贝尔 (Corbin Campbell)的研究发现,精英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通常最低。

声望和排名让申请者源源不断,所以他们也压根不需要去参加高等教育教学会议这样的活动,去费心考虑提高教学质量这样的问题。

而那些有心好好教学的教授,也需要面对另一个系统性问题:分数通胀。

挂科率太高,影响毕业生数据,接着影响排名、申请人数、学费收入......所以只好放松标准,睁只眼闭只眼地打着虚高的分数。

问题的另一面是,现在的学生确实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疫情期间,技术入局。到了今天,还是有不少学校接受线上线下混合制教学,结果,情况更糟了。大学教授们表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如之前,不及格和退学的人数增加,学生甚至表露出更大的作弊意愿。



对于留学生来说,挑战就更大。

语言关卡是第一道坎。雅思、托福的高分,和能否跟上全英文授课的节奏是两码事。再加上教授们五花八门的口音,这个挑战不可小觑。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中国学生和当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储备上存在着根本差异,这种转变往往比语言障碍更难克服。

教授不够重视教学,实际学情又在越来越差,教和学之间的不匹配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找个辅导老师帮助理解课程内容、准备考试,似乎成了一个无奈却务实的选择。



一纸文凭

两笔开支


几年前送孩子出国留学,补习还是个相对敏感的话题。不只家长,就连孩子自己也会怀疑,这是不是学习能力不够的表现。可现在,课后辅导几乎要成为一种刚需,甚至逐渐有了点“喧宾夺主”的意味,因为很多学生觉得补习班比大学正课还管用。

转念一想,这似乎是个再好懂不过的道理。大学课堂里动辄几十上百号人,教授讲课时根本照顾不到每个学生。

而课后辅导,要么一对一,要么最多四五人的小组课,老师可以随时发现孩子的疑惑,及时解答。而且辅导老师还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告诉你接下来该学什么、怎么学。

可是,这真的合理吗?我们送孩子去名校深造,交了那么贵的学费,结果还要额外花钱去补习?

虽然很多海外大学都设有免费的辅导中心,但往往是杯水车薪。就像咨询公司Eduventures的首席研究官理查德·加勒特(Richard Garrett)说的,这些校内辅导要么规模太小,要么藏在角落里没人知道。结果,学生只能转向校外,要么找辅导机构,要么找私人辅导,寻求帮助。

更让人担心的是,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学业支持。这也就意味着,许多留学家庭都要在高额学费之外,再掏一笔钱给孩子买"影子教育"。一番盘算下来,留学成本直接翻倍。



大学的处境尴尬吗?尴尬。许给年轻人的教育承诺,本就在就业形势的惨淡下摇摇欲坠,现在,就连最基本的教学工作上,积攒的失望也与日俱增。

这些辅导服务要发展为大学教育的核心部分吗?那么增加成本开设辅导中心的院校,会不会收取额外费用?还是干脆放手让商业机构去做?

正如理查德所说,这不过又一次证明了大学里的学术体系,始终围绕着商业利益。

作为家长,看到孩子在两个教育系统之间疲于奔命,既心疼又无奈。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应对?

首先要明白,这未必是孩子能力不行,而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出了问题。在国内,我们习惯了老师贴身指导。到了国外,突然要完全靠自己,这种转变确实需要孩子有一个适应过程。

其次,要理性看待补习这件事。它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关键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确实需要补习,不妨把它看作是留学路上的"过渡带"或"安全垫"。

与其整天纠结要不要补课、补多少合适,不如换个角度想,这既然是孩子的真实需求,那就坦然接受,把它视为留学过程中的必要投入。毕竟,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孩子能顺利毕业,或许比省下这笔钱更重要。

再次,在财务规划上,要把这笔钱算进去。留学预算本来就像是一笔糊涂账,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加起来已经够吓人了。

现在看来,还得在原有预算上加上一笔补课费用。具体数额要看目标院校所在地区的物价和补课行情,但有备无患,总比到时手忙脚乱要好。

最后,信息也要提前打听。在网上,不少留学生家长都会分享经验,说说哪家机构靠谱、哪家老师教得好。有认识的学长学姐,也可以好好打听打听,毕竟他们就在当地,对实际情况也更清楚。如果觉得不放心,直接和机构聊聊也行,了解一下他们的教学理念和师资力量。



不过,这也让越来越多家庭开始重新思考留学教育的价值。这个学,是非留不可吗?

与其被动地承受这些额外成本,也许我们更应该回到教育的本质。什么样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路径,才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毕竟,优质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元的,关键是要找到能真正促进孩子发展的那一种。

留学生补习热潮背后,折射出的是西方高等教育体制的窘迫。但在体制改变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作为家长,我们最大的考验,或许就是在这种矛盾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