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得从去年的圣诞假期说起。那会儿,马克家里挤满了亲戚朋友,浴室被大家轮流占用,他就随手跑去用家里户外的淋浴,水只有冷水供应。
澳洲的夏天,水温虽然冷,但还能忍。可就是在那一刻,他脑子里冒出一个熟悉的小声音——从他小时候就一直存在的那种声音:“我打赌你坚持不了一年只洗冷水澡。”
于是,一个看似随意的小挑战诞生了。
他没有想过所谓健康益处,也没想着减肥或者提神。
马克承认,当时根本不知道冷水澡能刺激内啡肽、增强免疫、激活所谓“热休克蛋白”。他只是凭直觉,决定接受这个“赌注”。
最初几次冷水澡,寒意确实让人打颤,但新鲜感和好奇心盖过了不适。马克说,他冲完出来的时候,全身发抖,但心里还挺自豪的。
慢慢地,这种冲凉方式开始形成日常习惯,每天早晚都要面对同样的冷水。
真正的挑战,不是身体能不能忍住,而是心理。
每天工作累了、心情疲惫的时候,最难的不是冷水本身,而是走向浴室前的那一刻。
马克形容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最糟糕的瞬间其实是‘洗澡之前’。那是你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刻——是放弃还是坚持?”
日久天长,他找到了自己的仪式感:先让水慢慢打在手臂上,适应几秒后再全身淋湿,然后转身面对水流,再忍几秒让身体适应。
身体逐渐习惯了,但每到冬天或者旅行时,这个习惯就变成了真正的考验。
马克记得有一次去纽约冬天的酒店洗澡,水凉得刺骨;还有一次去智利探亲,他直接用上了户外的山泉水,水几乎是冰冻的。
他笑着说:“我想我那时候差点放弃了,水好像直接从雪山流下来的。”每次这样的经历,都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毅力。
最关键的一次,是爬完火山,浑身疲惫。他看着其他人冲向温暖的热水澡,自己却仍然坚持冷水浴。
马克说,那一刻,他不是为了体验身体刺激,而是在对自己说:“一年了,我不可能因为一时懈怠就打断这个惯例。”
对他来说,这已经不是冷水澡,而是一种自我证明。
马克坦言,他并没有经历什么戏剧性的身体变化,没有突然变得健壮或者体重骤减。
确实,他注意到自己每次洗完澡都有种活力感,皮肤可能也稍微好了些,但更明显的是心理上的变化。
每天面对冷水澡的“选择”,让他觉得完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
当然,这个习惯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一年下来,他的焦虑感略有增加,锻炼频率下降,体重也上升了几公斤。
他自己说:“不知道是不是冷水澡导致的,也可能是我把意志力都用在每天坚持冷水澡上了。”
现在,这个习惯已经深入骨髓。马克甚至开玩笑说:“谢谢你,我脑子里那个有点离谱的小声音,谢谢你让我坚持这一年,没什么用,也可能改变了一点我自己。”
他还没有确定自己会不会停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轻易放弃。
冷水澡不再是挑战,而是一种日常,更多的是坚持意志力的象征,而非追求健康或其他实际益处。
或许每个人都有类似的小习惯,并不是因为合理或有益,而是因为坚持了太久,无法轻易放弃。
他的一年冷水澡,不是为了找到什么神奇的身体变化,也不是为了追求某种健康秘诀,而是一场与自己意志力的持续较量。
-END-
Ref:https://www.mariefrance.fr/equilibre/pris-douches-froides-pendant-1-an-voici-sest-passe-121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