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布局加速,创新药的千亿BD机遇!

Source

  截至2025年10月底,国内创新药BD出海交易额已达1042亿美元,首付款已达81亿美元,两项数据均超去年全年总和。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创新药的BD交易(业务拓展)迎来密集爆发期,该如何把握其背后的投资机遇呢?(资料参考:国投证券《新药周观点:创新药BD交易持续火热,Q4多项BD诞生值得期待》,2025.11.16)

  BD交易如何重构创新药生态?

  BD作为连接“内部研发”与“外部市场”的核心纽带,正从资金整合、全球合作到生态共建等多个维度,重塑中国创新药的产业格局。

  1、资金与资源的高效整合

  一方面,面临专利到期的跨国药企,可通过BD合作以首付款加里程碑款项的方式,高效且低成本地引入中国创新药。(资料参考:证券日报《国产创新药多项“出海”交易密集落地》,2025.10.24)

  另一方面,本土创新药企也得以借此快速回笼资金,为后续研发管线提供关键支持。(资料参考:中国医药报《创新药BD交易迎来黄金时代》,2025.8.14)

  对本土创新药企而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正加速转化为商业化能力。头部药企的三季报延续了复苏势头,其“研发投入-产品获批-销售放量”的正向循环,印证了老牌药企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已进入深水区。(资料参考:21世纪经济报道《解码创新药企三季报:授权交易“加速跑”,下一个时代机遇在哪?》,2025.10.28)

  2、推动全球化布局

  目前,中国已成为创新药领域全球最大授权交易来源国,超过90%的头部国际MNC都已与国内创新药管线开展了BD合作。(资料参考: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高特佳投资孙佳林:千亿美金BD撬动周期,创新药投资逻辑生变》,2025.11.6 )

  在此过程中,中国创新药企已不再局限于“执行者”或“学习者”的传统角色,而是成为跨国药企的合作伙伴,并为全球医药健康领域贡献中国智慧。除资金外,中国创新药企在与跨国药企联合开发的过程中,其研发环节建立的标准与规范正在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这或许不仅仅关乎单个产品的价值,更是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制药领域走向产业成熟的重要标志。(资料参考:经济观察网《外资药企联手本土药企,中国正成为全球创新药策源地》,2025.11.11)

  3、构建多元化的创新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BD的内涵正从“卖管线”的短期交易,升级为“建生态”的长期战略布局。

  在创新药领域,这一战略升级体现为从“单一卖管线”转向“共建生态”。Co-Co模式(共同开发+共同商业化)成为主流。这种模式的价值,在于将“短期现金流”转化为“长期生态能力”,构建了“全球研发+全球商业化”的能力体系。

  在技术平台领域,BD战略则从“单一技术授权”进化为“平台输出”,通过“技术平台”赋能全球药企的研发能力。这种“平台输出”的BD模式,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的“技术授权收入”,更通过“技术赋能”增强了企业的“生态粘性”。

  (资料参考:医药智投《深度|风向变了,BD怎么跟》,2025.11.5 )

  如何把握创新药投资逻辑?

  在BD交易重塑行业生态的背景下,机构分析认为,创新药板块正呈现出“盈利增长有支撑、估值提升有逻辑”的双重投资价值。

  1、盈利增长动力方面

  政策端,国家从研发、审评、支付等环节出台利好,为企业盈利提供保障;技术端,中国创新药在ADC、双抗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部分产品达全球领先水平,还通过“license-out”模式出海,打开全球增长空间。

  2、估值提升支撑方面

  全球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中国创新药因“研发成本低、迭代快”成为其补充管线的优选,市场对中国创新药长期预期改善;同时,年初以来科技领域突破带动市场风险偏好上行,创新药的科技与成长属性受关注。

  (资料参考:粤开证券《创新药板块:戴维斯双击机遇显现,股市投资逻辑解析》,2025.11.18)

  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这一长期机遇?创新药ETF(159992)及其联接基金(A类:012781;C类:012782)等,聚焦A股创新药龙头,或可助力投资者分享创新药行业发展红利!

责任编辑:郭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