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研报虎)
事件一:据美国Next Gen Defense网站报道,美国海军正式启动代号为“弦歌”(SONGBOW)的高能激光武器研发计划,斥资2990万美元打造全球功率最高的舰载定向能武器之一。该项目旨在通过光速打击能力,构建针对无人机蜂群、巡航导弹及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等新型威胁的防御屏障。其核心技术路径为将多个50千瓦级激光发射单元进行模块化组合,最终形成总功率达400千瓦的合成光束,较现有舰载激光武器实现指数级跃升。
事件二:美国国会通过大而美法案,将新增1500亿美元军事支出,重点投向导弹防御系统、自杀/察打一体无人机、激光武器平台,将强化激光武器、自杀无人机、低空打击系统部署。
事件三: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于7月5日在京开幕,各类反无装备成为亮点。
事件四:据搜狐网,中国电科集团推出的“天盾”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在最近的国际防务展上大放异彩。宣传材料显示,这款激光武器已成功出口到20多个国家,并且在中东实际战场中经受住了考验。
分析与判断:
美国激光武器功率不断提高
美国海军近期启动的SONGBOW项目(400kW级舰载激光武器系统),采用光谱光束合成(SBC)技术,旨在构建“末端硬杀伤+高超音速末段防御”能力,是美海军维持海上优势的核心战略举措。美海军称,无人机蜂群、超音速反舰导弹(ASCM)及高超音速滑翔体(HGV)对海军传统防御体系构成“成本不对称”与“拦截窗口不足”双重挑战,激光武器因“光速交战、深弹匣、低成本”特性成为破局关键。
该系统可通过精确聚焦光束瞬间摧毁目标,兼具“即发即中”的作战效能与近乎无限的弹药储备优势。相较于传统防空武器,激光武器不受导弹拦截次数限制,且单次射击成本显著降低。该技术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未来可通过增减模块灵活调整输出功率,为航母打击群、两栖攻击舰等平台提供分层防御能力。
从美国激光武器发展历史看,美军激光武器发展逐步由偏重战略定位转入偏重战术应用。最初投入巨资使用兆瓦级的化学激光器摧毁导弹或照射卫星目标,之后采用几十千瓦级的固体激光器摧毁无人机、火箭弹和小船等目标。2017年10月,美国成立定向能转化办公室,重点推进激光武器等装备转化工作。随着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为了提高远海作战能力和海外基地的防御能力,应对潜在的反舰导弹和大型作战无人机的威胁,美国大力发展舰载和无人机搭载的激光武器,进一步研发紧凑型百千瓦量级的光纤体制固体激光武器,在对光电侦察设备干扰/毁伤基础上,实现对巡航导弹、无人机和无人艇等的近距摧毁。
长期愿景方向,美国未来几年后功率达到1MW。发展路线是首先侧重于在陆地/水面平台的尺寸/重量范围内提升高能激光功率,然后将重点转向在空中/太空平台范围内降低尺寸与重量,并提高效能。
激光武器成为反无利器
随着无人机在地区冲突中的频繁亮相,目前各军事强国都在研发激光武器、电磁武器和微波武器等,以克服传统防空武器的不足。据航空产业网,2024年全球反无人机市场规模为17.3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23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39%(Polaris Market Research)。
反无人装备涉及预防、探测、决策和反制四个环节,反制环节包括软压制和硬压制两类技术路线。探测阶段主要依赖雷达、无线电频谱探测、光电探测和声波探测;反制手段包括以无线电压制、声波干扰为代表的软反制和以激光、微波、动能为代表的硬压制两类。激光武器以光速打击、零弹药成本、精准毁伤(无附带损伤)等优势,成为应对无人机的核心手段。中国凭借光纤激光器技术优势,在低成本高能激光领域具垄断地位。
同时,无人机也是低空经济领域增长最为显著的赛道之一,无人机探测、反制手段是保障低空空域安全的基石。微型无人机作为“低空、慢速、小型”目标,传统防空系统在探测与拦截上存在盲区、反应迟缓且成本高昂等难题。我们认为,随着武器装备智能化、无人化的推进,叠加低空经济的发展推进,反无需求将大幅提升。
关注中国电科和航天科工的激光武器
据搜狐网,中国电科集团的“天盾”反无人机系统作为中国首套系统化出口的综合反无人机装备,集成雷达预警、光电探测、声学跟踪、电子干扰、激光打击及数据链指挥控制于一体。其雷达能够同时追踪数百个目标,光电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精准识别无人机,激光武器则按指令实施精确打击,实现“探测—识别—拦截”闭环,确保无一遗漏。
此外,“天盾”兼容性极强,既可独立执行反无人机任务,也能融入战区防空网络,结合不同战场环境构建协同打击火力网,应对多方向、突发性及集群蜂群式无人机威胁。
在2022和202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分别展示了LW-30和LW-60激光防御系统。根据相关资料,LW-30和LW-60主要用于野战防空和重要区域防空。它能够对无人机等典型目标实现“硬杀伤”,同时具备“光电探测与制导设备的软硬杀伤能力”。现场解说牌数据显示,LW-60对无人机硬毁伤距离不小于6千米,对光电设备干扰或致盲距离不小于10千米。
投资建议:
锐科激光:
公司核心产品为10kW~30kW全功率段光纤激光器,已具备从半导体激光芯片/COS到泵浦封装、从光纤预制件到各类光纤及器件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控股33.80%)是我国我国固体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多次参与珠海航展、国庆阅兵等高规格装备展示;激光方面,据航天三江官微,航天三江成功研制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结束了我国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依赖进口的历史,产品销往40余个国家;成功研制激光器外延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改变了国内激光产业“有器无芯”的被动局面;解决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特种光纤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填补国内高端激光装备空白,实现激光产业的高速增长。锐科激光为三江集团唯一上市平台。
据2024年5月15日投关交流表,2024年,公司200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高性能20kW连续光纤激光器等新产品相继问世。公司正以“全脉宽、全波段、全功率、全应用”为战略导向,持续深化产品研发布局。据公司7月4日官微,7月3日,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由锐科激光牵头制定的《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通用技术要求》(T/UNP730—2025)团体标准于6月18日起正式发布实施。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锐科激光在推动光纤激光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方面取得了又一重要里程碑式的成果。
锐科激光全资子公司武汉锐威特种光源公司致力于为特定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其研发的“低空激光反无系统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正有序推进。截至2025年,公司已拥有27项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
风险提示:
研制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