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4日讯(记者 高艳云)卖方研究“研而优则仕”再添新例。11月24日,粤开证券发布公告,聘任罗志恒为公司副总裁;设立一级部门战略协同部;公司总裁崔洪军代为履行首席信息官职责。
公开履历信息显示,罗志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曾获新财富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并于2024年2月获任为粤开证券总裁助理。中证协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公示显示,罗志恒于2016年6月11日在国泰君安任职,并于2020年11月23日在粤开证券任职。
对于设立一级部门战略协同部,粤开证券称,主要为推动公司战略目标落地,构建跨业务的协同经营机制,有效整合全业务链资源、提升经营效益。
首席经济学家出任副总裁
据了解,罗志恒担任副总裁后,仍将主要负责研究院工作。粤开证券研究院的定位是智库,不做卖方,致力于实现三大目标,即服务国家大局、凝聚社会共识、促进公司发展。
“粤开志恒宏观”的公众号上显示,罗志恒研究理念为“宏大叙事、微观关怀,立足中国、全球视野”。
“我们的研究理念遵循既要有宏大视野和高格局高站位,但同时也要注重微观基础,要对微观世界有足够的人文关怀。宏观不能只是数据分析,还有一个个家庭的冷暖。宏观研究既要有山河远阔,也要有人间烟火。”罗志恒称。
在他看来,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供给短缺到需求不足、从工业经济到服务经济和数字经济,这意味着新发展阶段的增长逻辑和宏观经济治理都要发生相应变化,这都需要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理念的变化。
罗志恒表示,百年变局意味着研究要坚持全球视野,但更要立足中国,从中国土地上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注重“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尽量减少短平快的研究,多做一些重大和战略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百年变局与青春年华相遇,当前是非常适合做研究的时代。中国土地上有非常有价值有趣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代人也一定能够做出好的研究。”罗志恒坦言。
研究员招聘要求“不搞中英文夹杂”“不掉书袋”
近日,粤开证券研究院正在招聘多位研究员,包括宏观经济、区域(大湾区)经济、财税与城投债务、海外经济、策略、产业(生物医药、TMT和新能源)等多个研究方向。
招聘要求中明确体现了罗志恒提到的价值观,共同条件包括:
一是人品要正,善良正直是基础底色,是第一位的,不搞事不搞人,专注研究;
二是热爱研究,对研究发自内心地投入精力并能从研究获得快乐;
三是文字表达流畅,不搞中英文夹杂,不搞定语从句,说人话,写短句,站在读者角度考虑问题,不掉书袋,文字干脆利落、简洁有力;
四是报告对读者要有启发性,不搞看图说话式、故弄玄虚式的报告;
五是基于思考而写作,基于问题导向而研究,提出可操作的建议,不搞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六是协助完成部门或同事的其他相关工作,互帮互助,分工协作,有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和赛道,但不搞斤斤计较、泾渭分明的小农意识和狭隘的领地意识。
据介绍,粤开证券研究院主要是四个板块,即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策略研究,宏观经济中财税研究相对用力较多,注重“从宏观看财税、从财税看宏观”。
“研而优则仕”的背后
“研而优则仕”已成为证券行业尤其是卖方研究领域的鲜明趋势。近年来,多家头部及中小券商陆续将顶尖研究人才推向高管岗位,形成研究骨干向管理核心晋升的行业热潮。
这一趋势中,既有标杆性案例,即长江证券总裁刘元瑞作为业内首位分析师出身的券商总裁,开创研究人才晋升总裁的先河;也有批量涌现的中坚力量,中信建投执行委员会委员武超则(新财富白金分析师)、申万宏源证券执委会成员周海晨、国联民生副总裁徐春等,均由研究所核心管理岗位逐步晋升,凭借深厚的行业研究积累与跨业务协同能力,跻身公司决策层。
此外,华西证券、红塔证券、山西证券、五矿证券等券商也纷纷提拔研究所所长、首席分析师等核心研究人才担任副总裁、执委会委员等职,覆盖大中小券商梯队。具体案例为华西证券副总经理魏涛、红塔证券副总裁李奇霖、山西证券执委委员刘军、五矿证券副总经理杨诚笑。
从行业逻辑来看,研究人才晋升高管已从“个案”升级为“常态”。这一现象背后,是券商对研究价值的重新定义,顶尖研究人才及其团队的作用,已突破单纯提供研究报告的范畴,更成为连接投行、机构销售、资产管理等业务的“生态价值枢纽”,通过专业能力赋能多元化业务协同;同时,研究部门也承担起政策解读、战略研判的“智库”职能,助力机构对接国家战略、把握行业趋势,其综合价值在行业竞争中愈发凸显。
在此背景下,粤开证券任命罗志恒为副总裁,可视为上述逻辑的进一步延续。
责任编辑:何俊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