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签个名, 赔掉一万澳币! 律师提醒: 别再这么干!

Source

很多人都觉得写遗嘱这事儿不难,买个DIY遗嘱工具包、照着模板填一填、签个名,搞定。

但事实证明: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让你的家人花上好几万块来补锅。

最近就有这么个案例:一名男子自己写了遗嘱,却忘记签名。

结果等他去世后,这份“DIY遗嘱”在法庭上被判无效,家人不得不花额外的钱和时间去打官司,整整多花了约1万澳元!

悉尼遗嘱与遗产律师事务所PB Ritz Lawyers 的董事Phillip Briffa就表示:

“DIY遗嘱往往弊大于利。你以为省下几百块,最后可能让家人多花几万。”

他解释说,很多人以为只要写好签名就算完事,但其实根据新州法律,遗嘱必须由立遗嘱人亲自签名,并且有至少两名见证人在场见证并签名。

否则?无效!

他就遇到过这样的“悲剧”:

“有一份DIY遗嘱上写了两个见证人的签名,但遗嘱人自己没签,只写了个日期。”

结果法院最后虽然还是批准了遗嘱生效,但律师费直接多了一万刀!

有时候法院会网开一面,比如,有人去世前在 iPhone 备忘录里写下遗嘱内容,法院也可能认定为“非正式遗嘱”。

但是,这种情况通常会让整个继承过程更复杂、成本更高。

Phillip Briffa提醒,

很多DIY遗嘱还会犯这些错误:

把退休金写进遗嘱:其实退休金不会自动成为遗产);

把家庭信托的财产分给受益人:结果分不了);

用模糊措辞如“我的财产”“我的所有物”:最后家人为了这几句话花几万打官司;

没考虑到“数字资产”:比如社交媒体账号,加密货币钱包;这些都需要特别写明处理方式。

除了让遗嘱合法有效,律师还会帮你设计“遗嘱信托”结构。这种信托能帮你的家人:

少交税

保护资产(比如避免离婚分财产时被算进去)

确保孩子或弱势群体能长期受益

Phillip Briffa表示:“遗嘱是你保护所爱之人的最后机会,千万别省错地方。”

数据也说明问题:

新州最高法院的继承案件从2020年的1171件,涨到去年的1460件;

维州最高法院也报告,遗嘱认证案件在2023-24年度“激增”。

维州律师Teresa Catalano补充说:“很多DIY遗嘱最后根本拿不到遗嘱认证,因为法院无法确认立遗嘱人是否真的理解并认可内容。”

她还提到,一些老人被子女影响立下偏心遗嘱,在没有律师见证的情况下更容易出问题。

甚至有的父母让多个孩子一起当遗嘱执行人,结果兄弟姐妹互不理,遗产一拖几年都分不出去。

看完是不是有点后怕?DIY遗嘱听起来省钱省事,其实暗藏雷区。一个签名、一个词都可能让家人陷入无休止的麻烦。

如果真想安心,不如花点钱请律师,让你的“最后遗愿”清清楚楚、合法有效。

毕竟,这可不是省几百的问题,而是可能让家人多花上一万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