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奋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Source
  •   成都银行作为深植地方的法人金融机构,秉持“服务地方经济、助力小微企业、惠及城乡居民”的核心理念,精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都银行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成功构建“数据智慧大脑”,为客户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验。

      成都银行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满足老年人需求,并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普及金融知识,提升老年人金融素养和防骗意识。   成都银行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满足老年人需求,并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普及金融知识,提升老年人金融素养和防骗意识。
      在成都银行的数据中心,海量数据形成数据集市,为优化金融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在成都银行的数据中心,海量数据形成数据集市,为优化金融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成都银行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了解小微企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优化流程,提升申贷体验,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获得感。

    成都银行大楼。 成都银行大楼。
    □宇珩 (图片由成都银行提供)

      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根本,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成都银行,作为一家深植地方、服务群众的法人金融机构,始终秉持“服务地方经济、助力小微企业、惠及城乡居民”的核心理念,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国家、省、市的宏伟蓝图紧密相连,全心投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及养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精耕细作,以金融的涓涓细流滋养实体经济茁壮成长,推动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的指导下,行业协会携手主流媒体,共同开展“‘蜀’写新篇——四川金融业做好五篇大文章”调研活动,调研团队深入一线,近距离考察金融机构的创新实践成果。在此过程中,成都银行凭借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成果成效,鲜活地诠释了金融如何成为驱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如何为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金融打造科创新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助推科技发展的血液。如何激活科技创新引擎?成都银行以其独特的“四专模式”给出答案。

      早在2009年,成都银行便在全国率先成立科技支行,以“实做科技,做实科技”为发展目标,从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产品创新到服务体系,全方位创新体制机制。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15年来,该行一直坚持在科技金融领域深耕细作,通过构建专营机构、专一团队、专属产品、专业评价的“四专模式”,成功打造四川省科技金融创新基地。“四专模式”密切聚焦科技型企业需求,以高效优质的科技金融服务助力西部新质生产力高地建设。成都银行获评四川省首批科技金融创新基地,目前该行科技金融业务占比已超过90%,在四川区域同类市场中处于领先位置。

      在完善专业评价方面,成都银行更是下足功夫。近年来,该行聚焦产业建圈强链,特别是针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16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开展了深入的专题研究。针对这些产业链上科技企业轻资产、高研发、前期营收和利润不足等特点,成都银行设置专属评价模板,实现对“硬科技”企业的精准画像。

      “我们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深度研究,高标准梳理出16条制造业产业图谱,并对1万户上市、上榜、上规企业进行精准落位。”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在提供金融支持时就能做到有图可依、有数可查。同时,该行还高质量地开展实地调研,收集形成企业发展痛点、痒点和风控点三张清单,进一步优化评价模型。

      那么,这些研究成果是如何落地应用的呢?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非常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搭建重点上链企业的关键指标评价模型,挖掘行业关键影响因素及标杆值,对企业进行更精准的画像和量化评估。同时,积极推动这些研究成果进入决策、流程、系统,有效提高了全行业务人员对重点产业及科技型企业的认知评价能力。

      此外,成都银行还设立科技支行,培养了一支能够识别科技企业、知晓科技企业风险点及成长性的专业团队。这支团队深入走访科技型企业,了解其经营情况、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为其提供精准有效的金融服务,陪伴它们成长。在科技支行的支持下,四川很多科技企业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部分科技企业还成功登陆科创板。

      为了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成都银行积极开发了一系列专属融资产品。依托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等政府部门,该行推出“天府科创贷”等一系列专属融资产品,借助财政支持和分险机制,降低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分散银行风险。同时,通过引入担保公司,形成银政合作模式,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银行还创新推出“人才贷”,针对拥有国家或省市认可人才称号的企业,提供不超过300万元的信用贷款。这种贷款只需人才进行担保,无需其他抵押物,满足了科技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融资的诉求。

      在创新金融产品的同时,成都银行也注重线下服务质量,通过分支行的小微专职客户经理,上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与传统的线上服务相比,线下服务更具温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包括贷款在内的结算、工资代发、理财以及产业链协作等全方位的支持。

    数字金融开启智慧新服务

      踏入成都银行的数据中心,一块巨大的数据可视化屏幕瞬间吸引了调研组的目光。屏幕上,各类金融数据实时滚动,犹如城市的脉搏,彰显着数字金融的蓬勃生机。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近年来,我们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整合与重塑全渠道业务流程、作业模式及业务系统,成功构建了‘数据智慧大脑’,旨在为客户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验。”

      在数据资源整合领域,成都银行已然走在行业前列。该负责人引领调研组参观了全行大数据平台及个人客户数据集市。这里,汇聚了源自各系统的海量数据,成功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与高效融合。“我们已累积线上渠道数据超过百亿条,这些数据为我们深入洞察客户需求、优化金融服务提供了宝贵资源。”该负责人边演示边解说,屏幕上展示的线上用户旅程图直观呈现了客户在各触点的行为路径与偏好。

      在数据中心的某个办公区,工作人员正专注于为老年人、新市民、小微企业主等重点群体设计精细化金融服务方案。“这是我们的客户画像,通过分析客户的行为数据,我们能为他们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该负责人解释说,以老年人为例,成都银行特别推出大字版手机银行界面、语音导航等人性化功能,让老年人也能轻松享受数字金融的便利。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手机银行已升级至7.0版本,月活用户规模达128万户,其中包含大量老年用户。

      在数据应用层面,成都银行同样倾尽全力。在监测中心,电子银行自助多维数据分析模型、可视化监测看板等工具正实时监测着线上渠道的服务状况。“借助这些工具,我们能迅速响应市民的金融需求,响应时间缩短约40%。”该负责人表示。同时,该行还构建了客户线上行为分析模型,挖掘体验优化点,使得客户在手机银行的交易耗时降低30%以上。

      作为唯一一家与成都市政府合作实施消费补贴的金融机构,成都银行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搭建了“普惠金融消费权益服务平台”。调研组了解到,该平台通过整合金融服务能力,为成都市民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消费权益服务。“市民在此可享受各类消费补贴和优惠,有力促进了消费升级。”该负责人介绍。

      数据中心还展示了成都银行在互联网贷款、综合理财、移动信贷展业、中小企业贷款对接智慧蓉城等多个领域的重点项目成果。“我们紧密围绕智慧蓉城建设目标,为市属和区属集团企业量身打造财资管理系统,目前已在近150家集团落地应用,管理账户余额接近1000亿元。”该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也为地方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在数据安全方面,成都银行坚持科技创新、巩固技术优势,启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多中心一体化运维平台、“两地三中心”异地灾备扩容等多项信息科技建设工作,持续提升全行信息安全水平、运维能力和运维服务水平,确保业务连续性的稳固支撑。

      从数据资源整合到精准画像服务,从数据应用到普惠金融实践,再到重点项目落地服务地方经济,成都银行正以“数据智慧大脑”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为地方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贡献重要力量。

    转型发展为实体注入新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近年来,成都银行聚焦新发展理念,运用金融科技力量,转型发展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普惠金融,不断探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添动能。

      引领低碳转型,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位于成都市金堂县的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得益于成都银行的信贷支持,我们的产能得到大幅提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成都银行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为通威集团相关低碳产业提供了10亿元项目贷款,支持企业扩大产能。

      这只是成都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先后推出“绿色债券”“碳排放权质押贷”“绿色供应链融资”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并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绿色产业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

      同时,成都银行还加强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等机构的合作,积极探索碳金融、绿色债券等创新业务,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我们致力于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2023年末,成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超过405亿元,同比增长53.96%,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省法人银行机构首位,同时,该行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成功发行人民币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通过完善绿色信贷体系,成都银行积极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将大量资金精准投放到能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防污治污等关键领域,累计投放超400亿元,绿色信贷复合增长率超过90%,有效促进了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养老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成都银行关注银发经济,打造适老金融服务品牌,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号召,将关注老年群体、打造适老金融服务品牌作为重要战略方向。

      走进成都银行的一家网点,调研组看到,这里专门设有老年人服务专区,配备了爱心座椅、老花镜、放大镜等便民设施,方便老年人办理业务。同时,网点工作人员还会主动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的专属服务,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

      除了优化网点服务,成都银行还积极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并加强与社区、养老机构等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老年人的金融素养和防骗意识。“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他们的金融安全意识。”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银行还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例如,该行推出的四川话智能语音机器人,可以实现与老年人的语音交互,帮助他们查询账户余额、办理转账等业务。2023年,该行累计为老年人办理上门服务400余笔,提供远程视频服务近200笔,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近2000次,活动普及5万余人。

      破解融资难题,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在普惠金融领域,成都银行同样表现出色。为全面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成都银行推出一系列中小企业专属产品,如“成长贷”“文创通”等,通过单列额度、升级产品、精简流程、限时办结、降低利率、减免费用等举措,构建起政银类、场景化、供应链三大产品体系,累计为约3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超1200亿元。同时,该行还积极构建总行至分支机构的两级工作专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了解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拓宽应用场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申贷体验,切实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获得感。

      同时,成都银行还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匹配专项支持政策,在审查审批、绩效考核、定价政策、尽职免责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支持措施,持续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充分激发分支机构服务动力。

      此外,成都银行高度重视降费政策,积极推出惠企利民措施,长期实施各类收费优惠,不断丰富消费信贷产品货架,开展消费贷优惠活动,在“餐饮、购物、娱乐、出行”四大重点消费领域持续推出支付满立减与随机立减活动,通过“惠民生 助出行”等活动助力市民降低日常出行消费成本,让利补贴超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