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资路向何方?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进入年末,大型房企有喜有忧。
——万科得到深圳国资委的力挺,快速平息了网络上的各种传言。2023年,万科这面房地产的旗帜还在飘扬。
——碧桂园进入了“保交楼”阶段。中国平安收购碧桂园,似乎还真是一个假新闻。
——融创于11月20日完成了约为人民币900亿元的境外债的重组。暂时渡过难关。
——11月20日,中国奥园的境外债重组听证会上,平安海外成为提出公开反对的唯一债权人。事情还悬而未决……
整体来看,大型上市房企,尤其是民营房企的流动性紧张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
管理层最近释放了对房企融资的利好消息。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进一步从供给端加大对房企的融资支持力度。
这次会议有三点值得关注:
1、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
2、要继续配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推动行业并购重组。要积极服务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3、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精神,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配合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存量、严格控制新增。
——上述三点中,第一点所提的”三支箭支持房企融资“,已经不是新的表述。在新的阶段,会不会有新的操作?
作为开发主体的房企,财务状况和项目指标,普遍都比1年前或2年前大幅降低。
按照常规的操作,房企融资只会越来越难。
——上述第3点强调要防范化解地方债,严格控制新增。2024年,政府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会否受到影响?这方面影响很大。
——管理层提出的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三大工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及“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三大工程是未来的重点,也是管理层重点推进的方向。
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清醒认识到新的形势和自己所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