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温氏股份总结了破局关键词

Source

作为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每年生产约7亿头猪,生猪出栏量约占全球一半。同时,猪肉是国人餐桌的绝对主角,消费量占我国肉类消费的六成左右,是民生“菜篮子”的重量级基石。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从1月的16.41元/公斤逐渐下滑至9月的13.78元/公斤;生猪养殖头均净利自8月由盈转亏,当月散养、规模养殖生猪每头净利润分别为-109元、-57元,行业普遍面临成本压力与盈利挑战。

在此背景下,寻求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已成为整个产业的核心议题,“行稳聚共识,经验同分享,创新谋发展”成为当前行业的共同诉求。

在生猪价格持续承压的2025年,行业领军企业如何破局?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志芬在近期召开的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分享了温氏以“稳”“创”为核心的应对之策。这不仅是企业应对当前挑战的策略,更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温志芬指出,当前国家要求猪业调控产能促进高质量发展,温氏积极响应落实产能调控要求,坚持“公司+农户”模式,创新政银企村户、招商入园等多种模式,永葆联农带农初心,促进共同富裕。

坚守“稳”“创”,促高质量发展

面对当前生猪产业处于周期下行磨底阶段,温志芬表示,温氏坚守“稳”“创”二字,从六大方面着手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保持战略定力,深耕畜牧永恒行业。畜牧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是基本趋势,温氏要打造中国百年畜牧品牌,要站稳第一梯队。

二是坚持向内要效益、向存量要效益。温氏通过开展精益管理,实现每年降本增效4%的目标。同时发力黑猪业务,打造差异化竞争市场优势。

三是引进华为、美的先进管理技术,打造数智化先行示范区,实现每头生猪降本50元;同时开展精益管理,降本增效。

四是从技术研发求效益。找准技术突破点、提升研究投入、引进优秀人才,从而放大研发提质增效效应。温志芬举例拉塞特轨道机器人、精准饲喂在温氏推广运用案例,帮助温氏养猪提升生产成绩。

五是推进产业链转型升级,多做一环才能保证利润,相关多元化可以抵御市场风险。

六是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圈,温氏将每年拿出10亿元作为对外投资,赋能相关企业实现产量增长、市场、管理等多方面协同,共同创造价值,共享发展成果。

在互动交流专场,温氏股份总裁黎少松对产能调控、猪业降本与提质增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温氏积极响应国家产能调控要求,既能避免同行间内卷式竞争,也能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同时他认为降本与提质是辩证统一的,企业通过提升种猪、猪苗、肉猪质量,进而实现综合盈利水平提升,也是降本提质的有效路径。

此前,在温氏股份上市十周年之投资者走进温氏系列活动(以下简称“温氏上市十周年活动”)中,黎少松亦明确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为聚焦于“高质量增长”,深度阐释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实施路径。

其中,在猪业方面,一是PSY争取全面突破32头,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二是优化出栏结构,实现多元化经营,未来仔猪销售规模占生猪总销售规模的目标为5%~10%,并且力争未来黑猪出栏占比约5%。

除此之外,温氏股份也在探索海外布局,探寻增长新空间。黎少松透露,当前董事会已明确出海方向并成立探索团队。依托于动保、农牧装备和环保等相关业务多年出海积累的经验与渠道,优先推进肉鸡业务出海,再逐步将猪业、鸭业推向海外市场,挖掘国际增长空间。

“以成长引领未来,以盈利巩固韧性,以创新激活动能,以可持续守护远景,打造一个成长的温氏、科技的温氏、绿色的温氏、有担当的温氏、高质量的温氏,为投资者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期待与投资者共同迈向新‘食’代。”黎少松表示。

联农带农不忘初心,AI+养殖助力发展

在11月2日下午的生猪大会专题报告环节,温氏股份副总裁张祥斌以《联农带农模式的新特点、新模式和新经验》为题,介绍温氏等龙头企业创新“政银企村户”共建、产业链整合共生等模式,通过专业化服务、栏舍升级、数智化管理赋能农户。

这一创新理念在大会企业展区得到了具象化呈现。温氏股份相关企业,包括中芯种业、南牧科技、拉塞特机器人、益康生态、挑战动保等多家生态企业集中亮相,展现了从育种、装备到智能管理的全链条科技实力。

其中拉塞特机器人特别引人注目,拉塞特机器人在业内提倡使用“AI+养殖”整体解决方案赋能养殖行业,其研发生产的猪只健康管理芯片、轨道视觉机器人、出苗点数机器人、智能精准饲喂器、智能免疫注射器等一批高科技产品,为“AI+养殖”整体解决方案注入更多科技内涵。

这些创新模式与科技手段的落地,最终直接体现为农户的切实增收。根据定期报告,2024年,温氏股份的合作农户有4.3万户,带动合作农户获得养殖收益超118亿元;2015—2025年前三季度带动合作农户获得养殖收益超过961亿元;户均年收入由2015年的11.1万元增至2024年的27.5万元,增长147.7%。

在追求业务发展的同时,温氏同样重视企业传承这一长远课题。在温氏上市十周年活动的互动环节,管理层解答投资者们针对战略规划落地、行业发展趋势、风险应对措施、“百年温氏”传承等问题。对于企业传承问题,温志芬在交流中回应,温氏创业42年历经多次行业风浪,形成了成熟的传承机制,作为公众公司,温氏将坚持“团队接班而非个人接班”的规划式传承路径,年轻一代人才正以“梯队培养、逐步历练、深耕温氏”的方式稳步成长,目前传承进展顺利,对企业稳健发展充满信心。

为了加深投资者对温氏发展战略的印象与理解,温氏还安排了一系列体验活动,如组织参观企业展示馆与土鸡文化馆、“以风味,见未来”温氏食材品鉴会、调研良洞云秋养鸡小区和云参观养猪智能AI装配式养殖场等,以将蓝图转化为实景的生动实践。

活动中,投资者通过企业文化展示了解温氏的成长与担当,通过舌尖品鉴温氏产品的高质量,通过探访高效智能养殖的实践落地感受温氏的科技与绿色,全方位感知温氏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前景。

回顾上市十年,温氏股份从新兴走向全国,从传统养殖迈向现代农牧,不仅实现年度营收超千亿元、总资产接近千亿元的“双千亿”跨越,还交出累计分红超301亿元、带动农户收益超961亿元的亮眼成绩单,印证了“齐创共享”的发展初心。

站在上市十年的新起点,温氏股份表示,未来将继续坚守初心,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三农”事业持续贡献力量,期待与投资者等各方共启下一个十年的成长新征程,共同书写中国“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