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人受影响!澳洲私人医保明年或大涨4%,普通家庭最糟年损$200,民众直呼“压力山大”

Source

近日,澳大利亚约1500万拥有私人医疗保险的民众收到预警:明年4月1日起,保费将再度上涨,这可能是近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价格调整。

最新分析显示,2026年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费预计将上调3.9%至4.4%。这意味着普通家庭每年可能需多支付约200澳元,而购买综合保险的单身人士每年也将额外支出127至144澳元。

据Money.com.au指出,尽管自2021年以来保费涨幅一直低于医疗通胀水平,但这一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如果今年医疗通胀率维持在4%左右,那么2026年的保费上调幅度可能会与通胀率持平,甚至反超。

具体来看,若按当前市场平均保费计算:单身人士的综合保单年均费用为3,264澳元,上调后每年将多付127至144澳元;家庭综合保单年均费用为4,908澳元,调涨后每年额外支出约为191至216澳元。

随着保费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澳大利亚家庭将面临医疗保障与生活成本平衡的又一重压力。

上周,各大私人医疗保险公司已向联邦卫生部长Mark Butler提交保费调整方案,目前正待审核。

Money.com.au专家指出,此次涨价将给众多家庭带来直接的经济压力,尤其是那些收入有限、可支配资金紧张的群体。

Money.com.au健康保险总经理Chris Whittle表示,这次涨价对许多投保人而言无疑是一次“冲击”,可能迫使部分人重新评估是否继续持有保单。“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无论是100澳元还是200澳元的额外支出,对许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他补充道,“尤其是单收入家庭和可支配收入有限的年轻家庭,他们将不得不为凑齐这笔额外开支而挣扎。”

随着生活成本持续攀升,医保费用的上涨再度引发公众对民生压力的广泛讨论。

Whitelaw预测,此次调价将促使不少澳大利亚人考虑降低保险级别甚至退保。他建议民众及时审视现有保单,并通过多方比价选择最合适的保险产品。

据悉,私人医保机构已于上周向联邦卫生部长Mark Butler提交2026年保费调整方案。按照惯例,部长将在每年4月1日保费调整前公布行业平均涨幅的最终审批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府只审批行业整体平均涨幅,但各保险公司实际执行的标准存在弹性:部分投保人可能面临远高于公布数字的涨幅,而另一些人的调整幅度则相对较小。

"其他群体将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保单:我是否真的从中获得了价值?我当初为何要购买它?"

Whitelaw指出,过去几年保费涨幅一直低于医疗通胀水平,2026年可能标志着保费回归更"正常"的增长周期。他同时坦言,行业内部始终担忧着一种可能性:越来越多澳大利亚人可能会选择降级甚至完全退出私人医保体系。

尽管存在这样的担忧,目前整体参保率仍保持稳定——全澳有45.4%的人口持有医院保险,55.1%拥有额外附加险。但Private Healthcare Australia的研究数据显示,仅2024年上半年,就有超过21.6万份保单被降级。

根据预测,3.9%至4.4%的涨幅意味着:

购买综合保单的单身人士每年将多支付127至144澳元(基于年均保费3,264澳元计算)

家庭保单持有者每年需多支出191至216澳元(基于年均保费4,908澳元计算)

回顾今年,在卫生部长Mark Butler否决了保险公司最初提出的5%至6%涨幅后,最终批准的保费上调率为3.73%。

这已是自2019年以来最大涨幅,而去年的平均涨幅仅为3.03%。

各家保险公司实际执行的价格调整幅度可能高于或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主要保险公司中,多数机构的保费上调幅度超过了平均水平:BUPA上涨5.1%,Medibank上调3.99%,NIB提高5.79%,HCF增长4.95。所有年度保费调整方案均需由卫生部长最终批准,预计最终结果将于明年年初公布。

专家呼吁:及时审视保单价值,按需调整保障范围

Whitelaw建议投保人把握时机,认真评估现有保单的保障内容是否真正符合自身需求。“例如,一位30岁且身体状况良好的人士,是否需要现在就将关节置换术纳入保障范围?这在未来短期内是否真的可能发生?”他举例道,“再比如像我和我妻子这样,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显然不再需要生育保障,那么是否还应继续承担相关险种的费用?”

他还特别强调附加险(extras)的定期审视的重要性:“健康保险包含两大模块:医院保险用于应对重大健康风险,虽不希望动用但提供安全保障;而附加险才是真正让您获得实用价值、产生回报的部分。”他建议消费者确保充分利用这部分权益。

Whitelaw同时提出了一个省钱小技巧:若手头有闲置资金,可考虑在4月1日涨价前提前预付保费。此外,消费者也可通过政府官方网站PrivateHealth.gov.au或各类保险比较平台,对不同保险产品进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