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传播,该蚊种因气候变暖已在欧洲广泛定殖,尤其在法国全境广泛分布。今年法国输入性病例大幅增加,进而引发破纪录的本地传播疫情,甚至扩展至阿尔萨斯等此前较少受影响的高纬度地区。
另一方面,西尼罗河病毒则通过库蚊叮咬感染鸟类后再传人,近年来也在欧洲出现地理扩散。意大利疫情尤为严重,病例数达430例,其中多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老年人为高危人群。病毒首次在罗马-那不勒斯一带人口密集区出现,可能与候鸟迁徙路径受气候变化影响有关。
科学研究显示,气候变暖不仅延长了蚊虫的活动季节,还促进了病毒在蚊体内的复制效率。候鸟迁徙路线的变化也可能加速病毒向新地域扩散。目前针对这两种病毒感染均缺乏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手段,公共卫生措施集中于媒介控制、疫情监测和风险沟通。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吁成员国加强跨部门合作,完善病媒监测体系和早期预警机制,并推动针对蚊媒病毒疫苗的研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