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挂牌转让268亿信用卡不良资产

Source

(来源:POS圈支付网)

日前,在银登中心网站上,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挂牌了第6期和第8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项目,本息金额超过了260亿元。

其中,2025年第6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资产包,包含未偿还本金总额约24.47亿元,未偿还利息及相关费用约26.95亿元,本息合计达51.42亿元。涉及14.78万户借款人,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1856.28天,涉及贷款14.84万笔,均未发起诉讼。

与此同时,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第8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转让项目的招商公告也一并挂出。该项目涉及本金112.01亿元,息费金额104.96亿元,本息金额达216.97亿元。该资产包项目均为损失类,已处置成为表外资产。涉及信用卡不良债权53万笔,对应约52万户债务人,同样未发起诉讼。

两笔不良资产包合计转让的本息金额达268.39亿元。大额不良资产转让的背后,是民生信用卡业务近期面临的经营压力。

信用卡不良转让活跃

统计发现,截至11月20日,11月以来银登中心挂出的信用卡透支类的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达23条,其中平安银行较为活跃,发布了9条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公告。

从单个不良资产包转让规模来看,未偿本息总额从几千万元到几十亿元不等。

从信用卡透支类不良资产包的逾期时间来看,多数在1500天以上,部分资产包逾期天数达2400余天,也就是长达逾6年之久。部分国有大行开始尝试缩短信用卡不良资产的处置周期。

例如,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近日发布的信用卡透支相关不良资产转让公告显示,相关不良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638.22天;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近期发布的今年第4期信用卡透支类不良资产包的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仅为189.52天,远低于行业常见的逾期天数。

根据《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的五级风险分类标准,逾期超过90天的债权被归为不良资产。

加强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资产批量转让已成为零售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团队认为,目前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在内的各类型零售贷款不良率都在上升,零售风险正在暴露当中。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自2024年以来有小幅上升趋势,近几年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持续上升。不过,从斜率来看上升趋势有所放缓。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批量转让业务主要集中于信用类资产,而抵押类资产的处置仍面临较多限制,建议研究将抵押类资产纳入批量转让试点范围,允许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衔接顺畅、贷后管理有效的机构先行先试。同时可引入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人投资者参与,提升市场活力。银行应加强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联合AMC等机构设计债务重组、资产剥离、引入战投等综合方案;注重科技赋能,可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处置周期进行更精准的预测,有效防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