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UNSW(新南威尔士大学)最新报告,2024年作弊行为在澳洲大学中显著增加,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成为了作弊的“新利器”。
学生的行为不当不仅体现在考试作弊,甚至连学术不端行为和对教职员工的攻击也在上升。报告显示,“较轻程度抄袭”和“学术不端”的事件翻倍增长,背后原因部分归因于AI的广泛使用和更先进的检测手段。
根据报告,2024年学校记录了530起与AI相关的学术不端行为,其中包括394起较轻的抄袭事件和136起严重抄袭及考试作弊事件。报告指出,这一现象的增长部分源于学生在正式作业中使用生成式AI工具,尽管各高校尝试对AI使用进行管理,但这一问题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普遍趋势。
尽管AI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增长,澳洲各高校对此的管理方式却存在差异。例如,悉尼大学允许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AI工具,仅在课堂考试和一些特定的作业中禁止使用。
相比之下,UNSW则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规定不同课程对AI的使用有不同的限制。报告指出,虽然学校鼓励在学习过程中合理使用AI,但学生在正式作业中的使用情况却明显上升,这一趋势也在全球高等教育中广泛存在。
报告特别指出,许多国际学生使用AI工具翻译或润色作业内容,特别是先用母语写作,再通过翻译工具将内容转化为英文。
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仅为语言上的翻译,但实际上却属于借助AI工具进行作业作弊,违反了学校的学术诚信规定。这种现象不仅限于语言上的转化,实际上很多学生利用AI进行文案重写,目的是提高语法准确性并规避查重系统的检测。
UNSW报告显示,商学院的作弊行为最为严重,紧随其后的是工程学院。而UNSW College(提供国际及本地学生衔接课程的学院)则是抄袭和学术不端行为最集中的区域。该学院2024年注册的学生人数刚超过2000人,但记录了172起学术不端行为,约占学生总人数的8.3%。即平均每12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涉及抄袭。
针对这些作弊行为,UNSW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处分措施。2024年约250名学生因作弊被警告并扣分,735名学生在作业中被判定为不及格,超过500名学生直接挂科,13人遭停学处分,35人被永久开除。
虽然“代写作弊”事件有所下降,但2024年仍记录了209起,而通过匿名举报的数量有所上升。报告还提到,一些代写机构试图勒索学生,其中部分代写机构通过邮件威胁学生,甚至向学校举报其接受过代写服务的学生。
除了学术不端行为,非学术不端行为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报告指出,这些行为几乎都与学生对他人行为的不满有关。事件包括醉酒群体扰乱课堂秩序、学生言语攻击教职员工,甚至有学生曾向2300名同学发送不当邮件。这些行为中,一半未进入正式调查程序,涉事学生仅收到了口头提醒或警告。
尽管学术不端行为和非学术不端行为有显著增长,学校发言人表示:“2024年,全校学术与非学术不当行为发生率仅为2.8%,整体仍属低位。”与此同时,学生投诉数量下降,通过虚假入学材料申请入学的情况也有所减少。
然而,报告指出,生成式AI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高校学术诚信的新风险点。学校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如何应对这一技术带来的作弊问题,还要如何平衡创新和学术诚信。尽管整体比例保持稳定,但AI的滥用无疑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仍然是高校亟需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