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媒《悉尼晨锋报》最近披露了一组相当炸裂的数据:澳洲在刚过去的财年,一口气批出了 32.1 万张打工度假签证(WHV)!比前一年直接多了三分之一以上,创下澳洲史上最高纪录。
这波热潮里,英国年轻人简直是“主力军”。根据统计,英国申请者就占了所有WHVer的四分之一。为什么英国人突然这么猛?主要得感谢之前莫里森政府和英国签的澳英贸易协定——把英国申请人的最高年龄从30岁放宽到35岁,连必须去偏远地区干满88天的要求也完全取消。
换句话说,英国年轻人现在来澳洲,又自由、又灵活,还能轻松续签。
结果就是:
英国 WHV 下签量从 2023-24 财年的 4.7 万张,直接跳到 2024-25 财年的 7.9 万张,创下新高。
更夸张的是,那些年龄在 31-35 岁之间的英国人,在政策放宽后一年内就拿下 9100 张签证。

不仅如此,他们的续签意愿也爆发式增长:
第二年签证:2.86 万张(前一年只有 6300 张)
第三年签证:8400 张(前一年只有 680 张)
英国申请量甚至超过了法国(4.2万)、爱尔兰(2.41万)、日本(1.6万)和德国(1.6万)等主要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申请者,如果想继续在澳洲多呆几年,依然必须乖乖去偏远地区工作。
事实上,澳洲上一个财年的 WHV 总量能冲到 32.1 万张,远远超过过去的纪录(2012-13 年的 25.8 万),背后有两个核心原因:

澳洲强劲的就业市场 + 全球年轻人面临更艰难的经济压力。而且澳洲和许多国家的 WHV 协议没有上限,来多少批多少。
但这也带来新的麻烦——临时移民人数越来越难预测,联盟党一再批评工党政府“移民数字完全失控,预测永远不准”。
内政部长 Tony Burke 则反击说:“要批评可以,但请直接告诉大家,你们到底想砍哪类签证?砍哪里就会影响哪里。”
反观自由党党魁 Sussan Ley 的立场,则是明确喊话要“降低移民数量”,并点名 WHV 也是未来会被考虑的重点之一。

但她也承认,来澳的人群类型很复杂:
技术移民、家庭团聚、人道主义配额、留学生、打工度假者……每一类都有自己的作用。
不过,《悉尼晨锋报》也提到,如果真的要限制 WHV,国家党会相当不爽——因为他们的偏远地区高度依赖背包客提供劳动力。
Backpacker Job Board 创始人 Matthew Heyes 也证实,今年 WHV 申请量明显飙升。
他直白地说:“全球经济不好,生活成本又高,工资涨不动……年轻人当然跑出来。”
前移民部副秘书长 Abul Rizvi 则指出,自从莫里森政府推出第三年签证后,整个 WHV 项目就一路“热上加热”。光是上一财年,各国 WHVer 拿到的第三年签证就有 3.4 万份,前一年只有 7500。
他说得很直接:“政策越宽松,需求越爆。”尤其是在英国市场,澳洲几乎处于“天选目的地”地位。
不过 Rizvi 也提醒:只要政策继续宽松,WHV 就会继续推高净移民数字,不论哪个政党执政,都必须把它列入移民目标规划。但如果未来真要收紧,最可能被动刀的地方,就是取消除英国以外国家的第三年签证。这样做不需要重新谈判协议,也能立刻让更多人提前回国,快速拉低净移民数据。
换句话说,WHV 之所以越来越旺,不是偶然,而是政策+全球经济共同推出来的结果。而这股热潮会不会见顶?Rizvi 认为——主要看澳洲就业市场会不会继续强劲下去。只要澳洲就业稳、工资高、机会多,年轻人就会继续往这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