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苓宁:推动特色化养老金融协同生态建设

Source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伴随着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大关键问题,不仅关系到民生福祉,更关乎国家发展全局。

“金融机构要做好养老金融,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禀赋进行战略布局。光大在集团层面有金融全牌照和旅游、健康等特色实业优势,在健康养老领域具有较为全面领先的布局。集团层面成立了养老金融工作推进组,金融和实业企业通力协作,推动光大特色的养老金融协同生态建设。”光大银行零售与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罗苓宁表示。

据她介绍,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光大银行在今年一季度制定了养老金融工作方案,明确了养老金融工作的发展思路、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提出构建养老金融“12345”工程。

“1”是充分发挥一个“光大”协同禀赋,银行不断加强与康养、旅游、医疗等板块企业的通力协作。比如,光大养老在全国17个省及直辖市有185家服务机构,可提供2.9万张床位。

“2”代表打造两大专业工具,光大银行在手机银行建立了养老金融专区,提供“养老账本”和“养老规划”两大工具,支持客户一站式归集养老资产,快速测算养老总费用及缺口,提出合理化的规划配置建议。养老金融专区累计服务客户已超200万人次。

“3”是深耕“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业务板块。养老金金融方面,全力做好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建设。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光大银行提供第三代社保卡换发服务,覆盖全国26个省(市),形成了专属、全面、成熟的服务模式。第二支柱企业及职业年金方面,打造了专业、高效的年金托管综合服务体系,推进账管系统业务的开发进程,为客户的年金资产保值增值保驾护航。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方面,支持在手机银行App、微信小程序上一站办理个人养老金账户相关业务,提供涵盖“账户+功能+产品”三位一体的实用备老工具和综合金融陪伴服务。养老服务金融方面,完成了银行1500余家网点适老化改造,正在挂牌60家养老金融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老年客群的服务体验。养老产业金融方面,围绕养老产业布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养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4”是按年龄划分为“致青春、致奋斗、致担当、致岁月”四类重点客群。

“5”是聚焦“日常开支、稳定收益、财富增值、风险保障、代际传承”五维需求。光大银行关注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结构养老客群的差异化、多样化金融需求,分层分群客户经营,为客户制定个性化资配方案及产品组合,切实提升养老客群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罗苓宁表示,面对国内不同人群对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差异需求,光大银行积极构建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持续丰富产品供给,发挥金融跨期资产配置功能,增强养老客群财富保障。目前,该行已建立了“个人养老金产品”和“大养老金融产品”双货架,为养老客群提供储蓄、理财、基金、保险等520余只养老金融产品,服务财富管理备老需求。

为满足客户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光大银行在养老金融人才建设方面拟用三年时间打造一支1000人的养老规划师专业人才队伍,今年已有300人通过线下面授集训及考试持证,从养老资配、风险保障及代际传承等方面,持续提升服务养老客群的能力。

“国内养老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深入且全面地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与期望,设计和提供更加贴合其生活实际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罗苓宁认为。

到底老年群体有哪些金融需求?罗苓宁表示,这部分客群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现金管理和日常开支需求、保障资金安全及获取稳定投资收益的需求、养老保障与健康管理的需求、财富传承规划的需求和定制化服务需求。所谓现金管理和日常开支需求,主要是老年群体需考虑资金的流动性和投资期限,以应对日常的生活开支。同时,这部分人群也希望金融产品能在需要时快速变现,不影响紧急的大额支出。

对于保障资金安全及获取稳定投资收益的需求,则是由于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更加注重资金的安全性,更加求“稳”,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如银行存款、国债等,以保障本金出现损失。同时,更加期望金融产品能提供稳定的投资回报,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

罗苓宁表示,随着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升,老年群体养老保障与健康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部分群体更加关注晚年生活质量,并提前预防潜在医疗等费用,对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长期护理保险等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在同步提升。同时,老年群体还有财富传承规划的需求。部分老年人希望通过更好的财富规划方式,将资产有序传承给下一代。此外,由于老年群体的需求差异性较大,定制化服务需求也在提升。银行金融机构要尊重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和习惯,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根据养老目标、财务状况、风险偏好等,为老年人群制定更为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机构在银发经济背景下,需要综合考虑老年客群的健康、财富、教育及精神需求,把握老年客群生理及经济和社会特征,分析理解其潜在金融需求,提升养老金融服务创新的精准性,构建全方位、个性化、专业便捷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罗苓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