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园区”为“主引擎” 南海在从江开展“造血”帮扶

Source

“南海干部来了后,我们生活变好了,家里盖起了新楼房,儿子也去到佛山工作了。”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村村民洛玉生对新快报记者说,脱贫户有分红,家附近有产业园区,可优先获得安排工作,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2月14日,新快报记者一行走进从江县,实地先后走访了洛贯开发区物流园农产品配套项目、中药材(铁皮石斛)深加工二期项目、淫羊藿洛香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佛山-黔东南共建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村四联村、占里村等,实地感受佛山市南海区东西部协作工作在从江县结出的丰硕成果。

2021年4月起,南海区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以来,立足“从江所需”,发挥“南海所能”,开展“造血”式帮扶,深化粤黔协作,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

■采写:新快报记者 胡珊霞

■图片:通讯员 观显锋

探索产业协作新模式

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产业园区作为资源集聚、技术渗透、企业孵化、示范引领、外围辐射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佛山市南海区作为全球制造业重要区域,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这都得益于南海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主战场”作用,打造了一批高标准集约型现代产业园区,为企业孵化、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和优质的服务。

“来到从江,通过我们的调研和了解,我们发现从江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土地高度碎片化,对产业发展非常不利;二是土地供应困难,制约比较明显;三是产业基础薄弱,比较分散。”佛山南海驻从江工作小组组长,从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关海权告诉新快报记者,针对从江的资源优势和南海产业园区的经验,觉得从江应该借鉴南海,建设集约型产业园区,从而高效集约使用有效的土地,并能快速引入一批中小企业,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为此,佛山和南海两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乡村振兴的“主引擎”。经过两地政府的多次考察磋商,双方决定在从江合作共建佛山—黔东南共建产业园,携手打造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

在佛山-黔东南共建产业园现场,金锐公司总经理陈浩宏介绍,园区总规划面积约560亩,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计划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规划面积约110亩,二期规划面积约250亩,三期规划面积约200亩。第一期项目已动工建设,计划投资2.3亿元,建设约8万平方米高标准的产业载体和配套设施。“针对从江县缺乏厂房、招商引资载体不足的急迫难题,项目借鉴南海区工程建设创新模式,在从江县开创性采用‘EPC+F+O’即设计-采购-施工+融资+运营的建设模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一期建设。”陈浩宏说,该项目的成功落地实施,将为粤黔东西部产业协作提供更大的平台,更好地推动从江县的高质量发展。

擘画产业转移新路径

打造产业链式协作集聚区

产业的集群化、链式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已成为主旋律,推动产业链式协同发展,提高产业集聚融合水平,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借鉴南海区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从江工作小组以全产业链发展思维谋划项目,推动产业链式协作发展。目前,从江工作小组以从江洛贯公路为主轴线,以洛香、贯洞、高增等3个乡镇为重点,助力从江打造东西部协作“一带一路”产业带,合力推动区域内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开发建设。

南海和从江共建的粤黔东西部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也布局在这一区域。两年来,从江工作小组在洛贯公路沿线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6800多万元,实施一二三产15个项目,项目和资金占比超六成,产业集聚格局初步形成。其中,投入1900多万元,实施补链工程,建设保温仓库冻库和电商运营中心;投入2600多万元,推进强链工程,实施中药材育苗、种植拓面、加工等系列项目,中药材产业链条初步形成;投入近千万元,实施延链工程,建设了药园观光、瑶浴体验、乡村民宿等三产项目,产业链得到延伸,实现了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加工、特色食品加工、油茶加工、蚕丝加工、农产品加工和集散中心等为主的洛贯产业带。产业带区域内汇聚了佛山东西部协作中小企业集聚园区和佛山黔东南共建产业园区及一批大湾区进驻企业,产业初具规模。

关海权透露,从江县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机遇,“如果我们建设成这个产业园区,它将作为一个更新更大的平台承接大湾区有梯队的产业转移,这对南海和从江两地的产业协作非常有意义。”关海权认为,当前大湾区包括佛山,有相当部分企业是有增资扩产开拓市场的需求,将被吸引进入从江发展壮大,从而带动从江老百姓就业。

因地制宜精施策

创建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

乡村美不美,不仅看“颜值”,还看文化底蕴。新快报记者获悉,从江工作小组借鉴佛山市南海区打造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成功做法,利用从江县传统村落、瑶浴、侗族大歌、占里传统生育文化等民族特色资源,以产业带动为核心,集中资源重点打造1个省级、1个州级、1个县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以示范引领发展,助力乡村建设。

走入四联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修的木栈道、大片葱翠的竹林、层层叠叠的梯田,梯田之上围绕十数个小木房子,侗族氛围十足。四联村目前已获评3A级侗寨康养旅游度假区,现已经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从江工作小组已在四联村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02万元,重点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风貌提升,建设禾仓民宿和瑶浴养生屋、田间观光栈道、禾仓商铺,水上游乐中心以及配套设施,田螺养殖、莲藕种植等项目。

车沿着山路盘旋而上,有着700多年历史的从江县高增乡侗族村寨,就坐落在深山密林中,村外苍山叠翠,一幢幢吊脚楼错落有致,鼓楼、风雨桥历历在目。占里村生育文化的神奇在于几百年来,其绝大多数家庭均生育一男一女2个子女,通过对人口的合理控制,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已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54万元,建设游客集散中心、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淫羊藿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古法造纸工坊和民族酿酒坊等文旅产业设施,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从江所需,南海所能。”数据显示,从江工作小组加快推进建设“从江县东西部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吸引8家企业入驻,新增引导13家企业落地投产,到位投资3.6亿多元;2022年累计助力销售从江产品2.6亿多元;帮助解决5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让群众有一技之长,为群众增收提供新的渠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