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成本坍塌 供需变换

Source

2025年上半年,纯苯市场下行,对苯乙烯形成拖累,驱动价格中枢持续下移;二季度,苯乙烯自身供需格局边际转好,推动价格反弹修复,行业利润同步回升,市场主要矛盾从成本坍塌转向供需错配。展望2025年下半年,纯苯将继续面临阶段性供应过剩压力,而苯乙烯格局虽有边际转好,但过剩格局未改,价格中枢预计震荡趋弱。

一、2025年上半年行情回顾图

图1 苯乙烯产业链价格与估值(单位:元、美元)

资料来源:Wind、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2025年上半年苯乙烯的行情主要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阶段一:1月初至2月中旬,整体价格重心上移,价格上涨主要受到原油价格反弹、苯乙烯供需两旺驱动,市场整体库存水平相对偏低,累库速度缓慢,基差持续走弱,生产利润承压。

阶段二:2月下旬至4月初,苯乙烯价格重心持续下移,该阶段的矛盾主要在成本端。纯苯方面,供应大幅增多,主要增量来自进口,主因欧洲市场需求疲软,导致部分纯苯溢出,叠加美亚套利窗口关闭,原流向美国的韩国货源流向中国,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同时,纯苯需求也逐渐走弱,下游除苯乙烯外,需求表现一般且利润水平较差,即使纯苯价格下跌也未见下游利润明显改善,CPL和苯酚等下游开始出现负反馈。BZN(纯苯对石脑油裂解)价差持续下行,纯苯弱势对苯乙烯形成拖累。

阶段三:4月初至5月初,受中美关税事件影响,市场交易成本端及需求坍塌预期,苯乙烯价格震荡下行,随后关注乙烷进口问题,随着我国对乙烷进口关税豁免后,苯乙烯价格再度回落,但苯乙烯-纯苯价差走强。

阶段四:5月中旬,主要矛盾集中于宏观利好与供应收缩双重提振,但是纯苯端成本支撑乏力。5月12日,中美关税暂缓90天,需求预期反转,叠加4月和5月为苯乙烯检修高峰,苯乙烯供需格局扭转,利润修复,行情反弹。

阶段五:5月底由于港口实际库存偏低,纸货出现逼空,推涨现货基差走强至全年最高点,利润随价格反弹修复至今年较高水平。随着检修逐渐回归,供应逐步走向宽松,抢出口需求被证伪,叠加传统需求淡季即将到来,苯乙烯重心震荡趋弱。

二、2025年苯乙烯供需分析

(一)供给端

在产能方面,2025年苯乙烯产能投放呈现前低后高态势,上半年仅裕龙50五万吨装置投产,下半年投产增多,有京博石化50万吨、吉林石化60万吨、广西石化60万吨、万华化学(600309)3万吨、中信国安(000839)瑞华20万吨等多套装置集中释放,预计2025年产能增速12%左右,相较于2024年2%的增速,2025年苯乙烯扩产加速,但相比2021-2023年平均20%以上的产能增速,苯乙烯扩产高峰期已过。在产量及开工率方面,新产能释放新增量,2025年1-5月苯乙烯产量同比增长12%,对应行业平均开工率77.8%,同比增加5.4%。利润方面,1-4月行业多处于亏损,5月因检修季去库超预期,价格反弹带动利润快速修复,利润表现亮眼。

表1 苯乙烯2025年投产计划表(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图2 苯乙烯利润、开工(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图3 苯乙烯港口库存(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进出口方面,2025年1-5月苯乙烯进口量累计8.1万吨,同比减少32.6%;出口量累计18.02万吨,同比增长19.6%,净进口量同比回落225%至-9.92万吨。在存量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进口依存度持续下降,预计2025年进口依存度将从2.2%降至0.9%。上半年苯乙烯美金市场涨跌分化,中欧、中美套利窗口理论上虽有较长时间保持开启,但受贸易政策、红海运输等影响,远洋出口难有起色,并未形成有效的出口运作,近90%出口流向周边亚洲国家,出口依旧承压。

图4 美金苯乙烯价格(单位:美元)

资料来源:CCF、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图5 苯乙烯进出口数据(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二)需求端

图6 EPS产量、利润(单位:万吨、元/吨)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EPS方面,2025年上半年无新增投产,待投装置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预计2025年有效产能增速4.6%,行业开工微降。2021开始,EPS进入新一轮投产周期,2021-2024年EPS有效产能的平均增速为7.6%,行业开工率和利润均受到压缩。展望2025年下半年,本轮投产周期预计逐步进入尾声,仅有天津大沽12万吨、山东辉航12万吨待投。需求方面,EPS终端需求总量阶段性转弱,出口增速放缓且贸易环境存忧,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对内需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叠加地产存量施工面积减少,建筑保温材料需求承压。

图7 ABS产量、利润(单位:万吨、元/吨)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ABS方面,2025年上半年新增恒力30万吨、浙石化60万吨、裕龙岛30万吨投产,下半年仍有多套装置待投,预计2025年有效产能增速可达23.3%,仍处于大投产周期。截止5月份,ABS产量同比增加28%,行业利润较去年有所修复,整体处于微盈利状态。需求方面,2025年上半年ABS表观消费量稳步增长,较去年有较大回暖。根据1-4月数据,空调产量同比增速7.2%,冰箱为-0.7%,洗衣机10.51%。今年上半年ABS需求改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得益于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对内需的驱动;二是出口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增势,据1-4月数据,空调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7.3%,冰箱7.6%,洗衣机4.6%,整体外销表现优于内销;三是原料价格回落,利润好转提振厂家信心,下游开工率整体不错。

图8 PS产量、利润(单位:万吨、元/吨)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PS方面,2025年上半年仅一套赛宝龙30万吨装置投产,下半年有惠州仁信15万吨、上海赛科12万吨、广西石化30万吨、河南网塑60万吨等多套装置待投,预计2025年有效产能增速9.8%,投产节奏放缓。1-5月PS产量增幅明显,同比增加16.94%,行业开工率有所回升,但过剩格局未改。2025年进口依存度预计将从2024年11%降至7.7%,国产料替代进口料趋势持续。利润方面,得益于供应端与价格阶段性支撑,上半年行业利润有所修复。需求方面,家电内销与出口仍为主要驱动力,但消费政策边际效应及贸易政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整体供需存宽松预期。

(三)纯苯端

2025年上半年,纯苯市场整体表现为供应放量,需求分化,价格下行,利润承压,社会隐性库存偏高,进口冲击显著,整体处于相对疲弱的周期。上半年纯苯已有万华、美孚、裕龙岛等多套装置投产,下半年待投装置仍较多。纯苯投产周期始于2019年,2019-2023年纯苯的平均有效产能增速为12.7%,2024增速6.0%,预计2025年为7.4%,增速明显放缓。产量及开工率方面,1-5月纯苯(包括加氢苯)产量同比增速6.4%,行业开工率小幅提升0.6%,纯苯-石脑油价差一路走低至近五年同期较低水平,在高进口量压制下,中短期内该价差或将延续低位震荡态势。

图9 纯苯的开工率、估值(单位:%、美元)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调油需求方面,由于美国汽油调油需求自2024年起持续转弱,而亚洲甲苯歧化利润虽有所收窄,但仍处于盈利区间,支撑歧化装置维持高负荷运行,导致纯苯供应量进一步增加,加剧市场供应压力。

图10 美国汽油裂解价差、亚洲甲苯歧化利润(单位:美元/桶、美元/吨)

资料来源: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上半年变化最大的为进口端,1-4月同比增长65%,对国内供应造成较大冲击。其主要原因在于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欧洲下游需求萎缩导致纯苯外溢量攀升,消息称6月已经有欧洲纯苯流入中国。美国则因为本土产量增长、调油需求转弱导致供应过剩,美亚套利窗口长期关闭,叠加关税政策影响,原流向美国的韩国货源大量转至中国,导致中国成为吸纳全球纯苯过剩产能的“蓄水池”。

图11 纯苯进口量、美韩价差(单位:万吨、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纯苯需求端整体呈现边际转弱、格局分化的特征。纯苯需求主要分为苯乙烯需求和非苯乙烯需求,其中苯乙烯需求表现最为亮眼,1-5月份需求增速12.9%,而除苯乙烯外的其他需求增速仅为7.9%,需求格局分化明显。具体来看,在非苯乙烯需求中,己内酰胺虽增速下滑但表现依旧亮眼,需求增速15.5%;苯酚同样面临增速下滑,同比增长4.1%;其他下游如苯胺、己二酸增速已转为负增长。终端需求来看,受国际贸易争端的影响,家电、纺织、汽车等终端行业出口预期转弱,悲观情绪沿产业链向上传导,致使2025年1-5月纯苯下游消费增速由去年同期的11.4%降低至10%,整体需求边际走弱趋势显现。

图12 纯苯需求(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三、行情展望

(一)苯乙烯格局展望

2025年下半年待投装置仍较多,投产压力预计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全年有效产能增速约为6.6%,较去年略有下降。从下游来看,投产格局开始出现分化,ABS与PS仍面临较大投产压力,有效产能增速分别达23.3%和9.8%,若终端需求仍保持低增速,预计过剩格局将进一步加剧;相较之下,EPS投产节奏放缓,有效产能增速仅为4.6%,行业格局边际改善。

表2 苯乙烯及其下游投产计划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苯乙烯供应端除了新增投产外,还有长停装置的重启,由于今年上半年利润持续向好,目前已有河北盛腾和山东玉皇装置计划重启。长停装置产能累计296万吨,产能占比约13%,若盈利态势延续,将进一步释放供应潜力。除此之外,随着大部分检修装置回归,且下半年计划检修显著缩减,叠加新产能释放,长停装置重启,苯乙烯整体供应规模呈回升趋势。

进出口方面,我国进口依存度不断下降,考虑到2025年苯乙烯的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国内,而海外整体是去产能的趋势,我国有望由净进口地区转向为净出口地区,预计2025年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下降至0.9%。

需求方面,2025年苯乙烯需求端呈现下游分化与终端承压特征,三大下游ABS、EPS、PS的投产增速分别为23.3%/4.6%/9.8%,对应消费增速17.1%/2.81%/14.43%,随着ABS、PS等新装置的投产,预计下半年ABS和PS行业将对苯乙烯需求形成一定支撑。从终端需求来看,白色家电需求温和增长,但下半年形势不容乐观。根据1-4月数据,空调、冰箱、洗衣机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7.2%/-0.7%/10.51%,出口增速分别为17.3%/7.6%/4.6%。内销主要由以旧换新政策驱动,但江苏、辽宁、甘肃、重庆等不少地区传出补贴暂停、“国补告急”、限量领取等消息,政策可持续性与补贴力度已存忧,若取消或减少补贴力度,终端需求将大幅衰减。此外,国补已执行近一年,对于内需市场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刺激消费的同时也提前透支了部分后续市场的需求,叠加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本身存在置换周期,因此推断后续内销市场增幅将逐步收窄。出口方面,在经历了2023-2024年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后,出口已面临同期高基数、库存压力以及关税调整不确定性的影响,后续增速预计会继续放缓。从目前产业在线6-8月三大白电排产数据来看,6-8月排产增速分别为5.46%/3.96%/5.26%,整体较去年同期已有下滑。结合1-5月苯乙烯平均消费增速10.1%,我们预期下半年消费增速将维持温和增长,但增速可能低于上半年,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预估2025年我国苯乙烯需求增速在9.81%左右。对应行业开工率77.8%,环比有所提升,但过剩格局未改。

图13 三大白电产量/排产、出口数量(单位:万台)

资料来源:产业在线、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表3 苯乙烯年度平衡展望

资料来源: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二)纯苯格局展望

今年的纯苯面临阶段性供应过剩压力。从新增产能情况来看,2025年的投产装置较为分散,四个季度计划均有投产,合计新增产能257.8万吨,有效产能增速预计为7.41%,较2024年略有提升。下游领域中,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苯胺、己二酸有效产能增速分别为6.6%/8.9%/8.7%/10.5%/39.2%,整体下游产能增速略高于纯苯产能增速;从进口情况来看,下半年我国纯苯市场仍将面临较大的进口压力,预计全年进口量可达555万吨,同比增幅约28.8%,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然而若是下游新增产能如期落地,或可缓解当前供应过剩压力,改善纯苯供需格局。

表4 纯苯及其下游投产计划

资料来源: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从需求来看,2025年1-5月份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苯胺/己二酸消费增速分别为12.9%/15.5%/4.1%/-4.7%/-4.7%,其中苯乙烯和己内酰胺表现较为亮眼,但己内酰胺在经历了几年的高增长后,增速已明显放缓,目前己内酰胺-PA6-锦纶长丝利润均承压。其余下游增速趋缓或转为负增长,其中苯酚目前在电子电器领域仍有增量,PC尚有一定盈利空间,但增速已降速;此外苯胺由于出口依赖度较大,受贸易不确定性的影响,行业发展整体承压,利润已下滑至低位,产量已转为负增长;己二酸同样亏损严重,产量增速为负。在终端需求方面,受美国关税壁垒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纺织、家电、汽车等出口占比较大的终端行业整体出口预期转弱。从年度平衡来看,2019-2024年纯苯的平均消费增速为10.4%,2025年1-5月消费增速为10%,由于下半年苯乙烯等主要下游检修减少,装置回归,预计整体需求量将有所回升,因此2025年我们给定纯苯10.19%的消费增速,对应平衡开工率为84.7%,格局整体偏弱。

表5 纯苯年度平衡展望

资料来源: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三)三季度平衡展望

三季度平衡来看,纯苯-苯乙烯综合库存预计先累库后小幅去库。苯乙烯三季度检修基本回归,需求步入传统淡季,整体供增需减格局较为明确,预计7-8月持续累库,9月小幅去库。纯苯端供应压力犹存,美亚物流窗口保持关闭,预计进口仍维持高位,下游除苯乙烯外需求已边际转弱,且利润水平较差,开工难有明显改善,整体拖累纯苯需求,弱势低迷状态难改。纯苯7月份仍有较多装置计划检修,检修损失量与3月春检相当,因此预计7月去库,8-9月仍将累库。

观点方面,由于目前纯苯库存不低且社会隐性库存偏高,整体估值偏弱,苯乙烯虽上半年供需表现转好,但过剩格局未改,整个产业链下行驱动仍在。三季度苯乙烯面临成本坍塌、需求转弱及估值偏高三重压力,叠加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际贸易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对于苯乙烯后续整体维持中性偏空判断,需动态跟踪美亚芳烃的物流变化、美国关税政策以及终端需求的实际表现。

图14 苯乙烯库存模拟、库销比(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图15 纯苯港口库存模拟、综合库存模拟(单位:万吨)

来源:永安期货研究中心

(来源:永安研究)

 

(责任编辑:曹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