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这次的表现有点出人预料
在印巴空战结束后,大家原本认为印度为了抵御巴基斯坦空军压力,后续必然会选择苏-57或者F-35,凭借五代机来压制取得大胜的歼-10CE。但从结果来看,印度空军虽然出台了不少措施以提升战斗力,但并没有针对五代机下手,近期主要采购项目都是针对欧洲装备,其中甚至包括114架败给歼-10CE的“阵风”。此外,印度和俄罗斯的军事交流也变得密集,前者似乎想利用后者的实战经验,对自己装备的俄制武器进行全面升级。
▲歼-10CE确实对印度造成了很大影响
日前,“Defence Security Asia”网站报道称,印度已经回应了俄罗斯出口苏-57E的想法。但对其雷达性能不太满意,希望效仿30年前苏-30MKI项目的做法,在苏-57E身上搭载先进的氮化镓雷达,以获得可观的雷达性能和电子战水平。很有种被歼-10CE打败后,对其雷达和电子战水平印象深刻,准备积极弥补的味道。相比之下,F-35A虽然也在今年2月抵达印度航展,特朗普也几次重申,“希望对印度出口F-35”,但到目前为止,双方并未进行深入交流。
▲印度对苏-57的性能确实不太满意
恰恰相反,随着印度被苛以重税,其已经暂停了和美国达成的军事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价值数十亿美元的P-8A、MQ-9和“标枪”等装备。自20多年前,美国以放弃巴基斯坦市场为代价,强行进入印度武器市场以来,这是罕见的合作低谷,实际上是印度经济承压能力差的真实反映。从印度积极求购欧洲武器,准备效仿巴基斯坦空军,打造以国产核心设备为主的空战体系来看,其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戒备,这是双方数十年纠缠所决定的。但相比于未来在军事领域的交手,现在美国的关税,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印度海军原本计划增购P-8A
印度这些年虽然GDP增长势头不错,但本质上依然是以低水平贸易为主,美国加征的关税是毁灭性打击。面对这种情况,其率先想到和自己关系一直不错,且被美国制裁更深的俄罗斯,紧接着就是经济体量巨大、架构完善,唯一能正面对抗美国关税政策的中国。说得好听点,叫抱团取暖,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印度并不指望真能从中俄手里获得强力支援,能稍微缓解北方压力,其实就是很大的收获了。
▲F-35A短期内应该不会进入印度空军服役了
国内一直不乏对印度强硬的呼声,后者几次主动挑衅国内都沉稳应对后,没有像外界期待那样大杀四方,也让很多人捶胸顿足。背后的考量其实很简单——西部从来都不是国内面临的首要威胁,在东、南两个主要威胁没有解决的情况下,选择在高原上投入重注,是本末倒置。也就是因为如此,这次印度主动改善双方关系,才会得到正面回应。还是那句话,国内始终以自身发展、解决主要问题为核心目标,些许虚名算不上什么好东西。
▲核心问题从来都没有改变
其实国内能在开局那么糟糕的情况下,走到今天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能长期坚持预定战略,不为偶发性事件所影响。相比之下,美国也好,印度也罢,都存在政府被民意所绑架,明知道事不可为,却仍然要为了短期口碑,而枉顾长远利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