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佬背后的产业,养活了多少人?

Source

“握棒是什么材质?” “5米4那款克重多少?” “黑坑鲤鱼竿有吗?”……面对网友迫不及待的提问,主播糖糖握着一根紫银色鱼竿,她有条不紊地一一回应,细致讲解着产品参数。

镜头背后的直播间,是另一幅画面——三盏柔光灯从不同角度探下来,把中心区域照得像舞台一样亮。灯架、摄像机和电子屏环绕成半圆,糖糖站立其中,身前桌上整齐摆放着不同型号的鱼竿,不远处大屏上正不断滚动着直播数据。这是今晚的第7个产品,一小时后,她将交棒给同事继续直播,直到凌晨两点。

巧渔夫直播间里主播正在介绍产品

这里是威海,冬季夜晚九点后的街道人影寥寥,寒冷而寂静,但距离网红景点火炬八街仅6.5公里的直播间,数字时代带来的变革正如火如荼。

这里,塑造着威海人的另一种生活,也收获着全国钓鱼佬的关注。

自1985年中国第一根玻璃钢鱼竿在威海诞生开始,威海便与渔具产业息息相关。如今,威海汇聚了1000余家钓竿制造及其上下游配套服务的企业,年产值过百亿,钓竿年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全球每售出10支钓竿,就有6支产自威海。

钓具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去,威海的钓具工厂以代工为主,是国际品牌的“幕后英雄”,这一模式不仅在订单上“受制于人”,利润也愈发微薄。现在,越来越多工厂开始尝试新路径——乘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浪潮,自建品牌,拥抱直播电商,把产品直接呈现在大众眼前。

光威钓具厂区航拍

短短数年,直播电商的基因在威海迅速扎根茂盛,传统制造业由此被重新定义,融合成一种新的产业生态。短视频和直播让钓竿超越地域限制,也让威海渔具产业带不断壮大、转型升级,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涌现。

工厂之外,主播、运营、数据、投流……越来越多新鲜的岗位与技能被点亮,越来越多人才被吸引而来,这座以大海与慢生活闻名的滨海小城,正在被一股新的力量唤醒。

风起,潮现,破局

威海的“底子”太厚了。

四十余年的发展,威海渔具产业带逐渐完成从起步、设备技术引进、企业集群,到攻克“卡脖子”,实现碳纤维自主研发生产、打通上下游,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历程。

但当下,以代工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快“不灵了”。野蛮生长期可以“用低价换增长”,但当海内外市场成熟稳定、“红海时代”到来后,企业不得不面对代工厂低利润、缓增长乃至增长停滞的困境。

这也是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普遍挑战,在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此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必然要完成从“传统制造”向“品牌化、数字化”的破局转型。

身处其中,巧渔夫创始人张永杰深有感触。

张永杰在渔具生产车间内

“做代工这么多年,经验有、生产能力有、研发能力有,却还是会受制于客户,行业越来越卷,工厂越来越多,有人上来就问‘这活你能不能干’?我一算,干完得赔钱。”张永杰说到,“(利润)被压到骨髓里去了。不行,我得转型,做品牌。”

活下去是第一步。2019年,做了10年代工后,张永杰决定自己干。

从代工工厂转向自创品牌,张永杰沿袭线下的传统打法。钓鱼作为一种小众运动项目,惯用的营销方式是冠名垂钓节目、赞助线下垂钓比赛,前些年线下活动不便开展,他便转而组织线上展会,并以补贴经销商的方式扩展销售渠道。但到了2023年,市场突然冷了,张永杰认识到,线下始终是存量市场。想要品牌活下去,得挖到新的增长窗口。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增长的机遇。直播,就这样进入了张永杰的视野。

巧渔夫渔具正在进行户外直播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智库召开了平台经济与高质量就业研讨会,会上劳动经济学会数字经济专委会发布的《直播电商带动产业带高质量就业普惠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线上购物已深入大众生活。2024年,网上零售额15.52万亿元,同比增长7.2%,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随着消费者日趋多元细分的消费偏好,电商也正由“广覆盖”向“深挖掘”转变,钓具这个垂类在传统电商中早已扎根,但在直播电商领域,大家都在起跑线前后,珍贵的“蓝海期”出现了。

风口已出,要么顺风跑进第一阵营,要么被困局淹没。

“23年5月,我们正式搭建了直播间,开始直播。”巧渔夫总经理王少媛说,“5月的时候我们直播间还只有20多万营收,到了9月就长到100多万,到今年3月,已经有600多万。”

王少媛正在进行电商部门会议

“今年3月,我们推出新品龙战极二代鱼竿,十几个小时售空2000根备货。线上爆火也带动了线下销售。越来越多经销商通过直播和短视频了解到我们,巧渔夫地知名度和影响力变得更响、更远。”张永杰说,“这也验证了我们之前的想法,低价代工的路越走越窄,必须破局寻找新增长。24年开始,我们干脆停了代工业务,专心做品牌。”

巧渔夫品牌渔具产品墙

直播营收的带动,也让威海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尽管威海是中国渔具产业重镇,但前几年,这里的直播电商生态仍然显得颇为“原始”。

刚开始,整个巧渔夫负责抖音电商的核心成员只有三人,而现在,公司电子商务团队有20多人,80%的人都在做抖音,且不乏外地专门过来的年轻人。最火热的时候,巧渔夫有四个直播间同时开播,每个直播间每天配备4位主播,主播人数一度超过20人。

如果说巧渔夫是个体源头工厂灵活转型的“新锐派”,老牌渔具企业光威集团就是敏锐感知“水温”的“扫地僧”。

21世纪初,为了解决鱼竿的原材料问题,光威成为国内第一家研发碳纤维的民营企业,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如今,光威已形成了以户外钓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汽车配件以及相关配套三大产业集群,渔具仍然是光威用心经营的传统业务,可年产鱼竿1000万支,渔线轮1200万套,产品足迹遍布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

光美中档竿组装车间

光威集团总经理、光威户外董事长邓向阳自1989年大学毕业起就进入光威,三十多年来见证了诸多时代转变。几年前,邓向阳敏锐地感知到市场的水温变了,一开始是营收增长变慢、企业付出的努力加倍,再后来是不再增长,直至开始下降。经过反复论证与思考,光威决定开启直播电商,终于赶上风口。

踏足一个新领域,意味着要招募新人,完善团队。直播,需要的是一个成熟的人才生态池,彼此交织,共同成就。据《报告》统计,平均每增加一个直播电商岗位,就会相应地衍生出3.36个包括生产、运营、物流在内的其他就业岗位。为此,光威在全国各地招兵买马。

“光威最初的直播团队有来自广州、长沙、南京的直播电商领域人才。” 邓向阳介绍到,“此前,光威渔具业务的国内销售团队不到100人。为了发力直播电商,光威设立电子商务部,又招聘了50个专业人才。”

主播正在讲解光威渔具

直播电商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给光威带来了更多底气与从容,也让产业链中的人,更加安心。

制造业的产业链天然吸纳大量劳动者,除了前端直播、终端运营外,一线工人规模不可小觑。《报告》显示,抖音电商产业带整体创造直接就业机会中,生产类岗位的就业带动规模最为突出,达到332.23万人。

以鱼竿为例,鱼竿的生产,要经过碳布裁剪、模具卷制、高温固化成型、脱芯研磨、装配导环、涂装等数道加工程序。即便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今天,鱼竿的制作依旧离不开熟练工人的经验与手感。而除了竿身之外,一根完整的鱼竿还有渔线、渔轮等多个零部件,需要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协作。如今在光威,共有2000名员工隶属钓具产业,一线生产占65%,二线职能占35%。

张永杰和王少媛在抖音上开设巧渔夫直播间的同期,威海的渔具企业也纷纷开始拥抱直播电商的浪潮,国际渔具品牌ABU GARCIA的中国总代理也在同年试水抖音直播。

ABU GARCIA的主播正在介绍渔具

ABU GARCIA抖音运营总监彭亮还记得,2022年底刚加入公司时,他一个人又做运营又做中控,带着两个主播开始建立直播事业。2023年,随着直播撬动的营收增长越来也多,他放手招人,如今搭建起一支有16位主播的直播团队。

“从23年的告诉增长,24年我们在直播上更进一步,抖音平台收入实现100%-150%的增长。”他笑着说道,“直播起量后,ABU GARCIA也加快了产品研发迭代。这几年,相关研发与生产人员的人数上涨了20%到30%。”

海边长大的孩子,敬畏风浪,却不惧远航。这种精神也镌刻在威海企业的骨子里。

从代工厂转型自有品牌的巧渔夫、传统龙头制造企业向电商转型的光威、到积极拓展新发展路径的国际品牌ABU GARCIA,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人,抓住直播电商的风口,由个体带动产业带向新转型,而新的产业生态也反哺当地,拉动就业规模,量质齐声,激发就业市场的新活力。

ABU GARCIA 的直播间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正逐步实现深度融合升级。威海经验,成为直播电商促进产业带转型升级、高质量赋能就业的一个范本。

《报告》显示,2024年以来,全国产业带地区在抖音电商售出154亿单,同比增长39%,332个产业带的抖音电商订单量过千万单,830个产业带的抖音电商销售额过亿元。与此同时,2024年有90%以上的抖音电商产业带商家保持甚至增加了对产品的需求。这意味着,产业带上的劳动力需求也得释放,从而带动了大量的直接、间接就业。据统计,抖音电商产业带直接创造就业机会约1326.9万个,每1亿元在线交易额背后,代表着约378人就业。

激活,连接的力量

抖音电商等直播电商平台为商家带来最直观地变化,是突破地域的连接,完成了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转变。

“过去做钓具生意,垂类推广平台只有2个频道,广告费昂贵,效果也很难监测。”巧渔夫创始人张永杰回忆道,“不然就要依靠代理机制,总代、区域层层推广,厂家很难精准连接到客户。”

中国大约有1.5亿钓鱼人群,25至45岁的中青年群体占比接近50%。这个曾经分散而沉默的群体,今天正在直播间里重新集结。

中国大约有1.5亿钓鱼人群,市场需求庞大

传统电商的逻辑是有需求,再购买。而拥有兴趣电商和内容电商特点的抖音电商,重构了消费场景:短视频里,爱好者们分享钓鱼乐趣、门道技巧,形成垂类兴趣圈子;直播间里,商家展示鱼竿的生产环境、原材料以及工艺特点,网友可以随时互动,即时购买;而来自网友的互动和留言,也让商家听到市场真实的声音。

“以往大家想买东西,就去网上直接搜索购买了,甚至可能一直在同一家买。” 光威集团总经理、光威户外董事长邓向阳说道,“但是在抖音,我可能只是刷到你的视频,然后兴趣被激发了,我就下单尝试了。这让很多新材料、新产品有了快速测款的可能。”

这种模式赋新,让鱼竿从塘边到屏幕前,激活了与大众的连接。

连接是第一步,想要达成转化,除了供应链与运营,人才团队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认可。

ABU GARCIA 的直播环境

如果说 “每1亿元在线交易额背后,代表着约378人就业”是直播电商产业带对“就业规模”的拉动,那么,“灵活多元、创新成长”就是其对“就业结构”的最大升级。

短视频直播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生态,催生了如主播、直播运营、内容策划、数据分析师等174个新职业新兴岗位,牵动着上万人的就业。据《报告》统计,有66%的企业入驻抖音后增加了主播岗位,有39%的企业增加了助播岗位,36%的企业增加了中控,31%的企业增加了直播内容设计和用户增长运营师岗位。这些岗位技能要求涵盖语言表达、产品知识、数据分析、营销策划等多个方面,这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加速了就业市场向技能化方向的转变。

这在威海,原不容易。

威海市面积约5799.84平方公里,在中国属于较小的地级市;从地理位置上说,威海夹在青岛与烟台两个大城市之间,人才容易往两边流走。因此,这些渔具企业的做法通常是以亲自培养为主,外地“挖人”为辅。

威海城市景观

彭亮手下的主播,大多数是95后的本地人。尽管应聘的是主播岗位,来应聘的还是有不少是没有直播经验的“小白”,要从零开始教。

鱼竿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主播要有一定的专业储备,才能解答直播间里的提问。什么竿适合钓什么样的鱼?要搭配什么样的线?都是钓鱼佬们经常会问的问题。对此,除了培训直播相关的知识,彭亮还请来公司里的专业钓手,向主播们讲解产品,甚至还会传授钓鱼技巧。

经过几轮复盘,彭亮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主播入职前七天,每天做什么、检视点是什么,他都一一规定好。“通过专业培训,一位基础薄弱的主播,在上播15天后就能变得较为成熟。”他说到。

这不是个例,直播电商行业对从业者能力成长的重视是一个共识。根据《报告》对入驻抖音电商平台的企业的调研,有49%的企业会在入职时进行员工培训,28%的企业平均每年培训3次及以上。

直播电商行业重视从业者的能力成长,对其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主播等工作机会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但直播电商的崛起,打破了就业市场的物理限制,让威海本地的年轻人也能在家门口从事主播职业。更重要的是,在直播电商领域,技能与薪酬之间的关联日益紧密,高专业技能意味着更高的薪酬和更广阔的前景,同时,还可以灵活选择工作地点与时间。

巧渔夫的直播间里,有9名主播在轮换。28岁的梦梦(化名)是其中之一,她每天播5个小时,采用“3+2”的工作方式。梦梦之前在巧渔夫的工厂和仓库里工作,也做过销售,那时月薪是4500到5000元,做主播之后,月薪两三万,“至少翻了5倍”。

在威海,收入相对低一些的主播,月薪也都是1.3万元左右。直播大屏上的销售数据,和她们的收入直接挂钩,实时滚动的数据,既是她们工作的动力,也是这个时代对青年自我成长后的奖励。

ABU GARCIA 的直播环境

在抖音电商“做好电商内容”等理念的的推动下,主播这一职业逐渐脱离“娱乐色彩浓厚”的刻板印象,呈现出“从头部向普惠、从娱乐向产业”的升级趋势,成为兼具灵活性与成长性的就业新选择。

而直播电商生态,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早已超越“带货主播”的单一认知。这一系统中,上游涵盖了品牌商、经销商和制造商;中游包括MCN机构、主播及平台渠道;下游则是物流、仓储的相关行业,一张数字新动能织成的就业网络,正在为当地产业带打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新岗位,新的生活可能

产业转型与人的转型相伴相生,深刻影响着人的生活。

直播间里的鱼竿,背后牵引着成千上万的威海制造业工人,还有一张张由主播、运营、客服、仓储等岗位构成的就业新网络。

“现在人才培养成长的生态已经形成了,招人没那么难了,本地员工的比例也逐年提升。人才储备上来了,很多想法就可以尝试,我们原来一个直播里台钓、路亚钓、船钓都会做,现在就按品类分开播,有做竿的、有做轮的、就会更精细化专业化一些。” 光威集团总经理、光威户外董事长邓向阳说道。

光威渔具生产车间

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是钓具产业带商家最密集的地方,小到渔具门店,大到数百亩的厂房,随处可见。即便是在镇上的餐馆里随机坐,大概率也能看到隔壁桌不是聊钓具,就是边看钓具直播间边吃饭。

同样开着直播间的,还有钓具小店的老板,他们作为线下经销商,这成为了比价最快捷的方式。一位张姓老板笑呵呵地说:“虽然没有专业的直播间和主播,但我这张老脸在镜头前也不怯场。”他说。

老张说,镇上的年轻人这两年也多了,都是外地回来的,做主播的多,也有做分析的、设计的、投流的。他女儿计划年底也回来创业,就做钓竿直播。“家门口就能工作,我和她妈妈也能帮帮手,挺好!”

威海市环翠区

就业,事关国计民生。如同一艘大船,有人扬帆,有人望远,但更多的普通人,也应该在船上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劳动力市场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直播+产业带”就好似区域经济和劳动力市场转型升级的新航道,不仅促进了传统就业岗位的大幅扩容,更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注入了新动力。

抖音电商等直播电商平台的普惠赋能效应,就是给每个人一张“换乘票”。

通过降低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大量中小商家得以生存和发展,形成了“虽然个体规模较小,但整体体量庞大”的就业聚合效应,为社会持续释放灵活、普惠的就业增量空间。

《报告》显示,46.39%的受访商家雇佣了“入职前是全职家庭主妇”的群体;34.92%的商家雇佣了农民工;11.12%的商家雇佣了残疾人员工。与此同时,51.91%的企业中,有七成以上的员工来自本省,这也再度印证了“直播电商+产业带”模式正在有效促进本地就业与返乡创业,为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关键的“留量”和增量。

一支7.2米的钓竿,轻的只有200多克,却能钓起数十倍于自重的大鱼,用韧性撑起一个收获的梦想,这是威海钓具的实力,也是万千奋斗者的底色。

一把钓竿,是威海钓具的实力,也是万千奋斗者的底色

大变局时代,风急浪高,摇摆是惯性,但也总有一些人,努力掌舵,劈浪向前。从塘边到云端,从代工到品牌,一根小小的钓竿,连通的不仅是鱼与人的较量,更是制造与智造,困境与突破的对话。

夜晚来临,工厂的机器轰鸣依旧,另一端,主播的声音正穿过屏幕与外界相连,如常,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