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伏头条)
2025年10月10日,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年会暨国能网・20 周年庆典在上海盛大召开。
主题报告环节,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管理中心总经理谢天发表了题为《中国光伏行业的挑战与破局之路》的报告。
此次报告,谢天深度剖析当前光伏产业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并提出以技术创新、价值重构、全球协同为核心的破局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范本。
行业阵痛:
供需失衡与全球竞争的双重考验
谢天首先指出,当前全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气候危机。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2024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4年成为有仪器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近地表温度比1850-1900年平均水平高出1.55°C,首次年度气温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C。
与此同时,全球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2024年增长了0.8%,达到378亿吨,创下历史新高。
面对如此严峻的气候形势,全球各国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共同应对气候挑战。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承诺,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此外,谢天强调,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50年,光伏总装机需求将增加至2023年的13倍,占可再生能源装机的52%,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相当比例。
光伏之所以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光伏能够很好地平衡能源的“三难困境”——能源安全、能源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
其次,光伏产品效率不断提升,产业链绿电使用比例增大,使得光伏系统的能源产出远高于能源消耗,成为清洁能源的“放大器”和“搬运工”。
然而,尽管光伏行业前景广阔,但中国光伏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谢天指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全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较2020年最高点降低了70%-80%,行业主要企业大面积亏损。
这主要是供需失衡与同质化竞争导致的。
具体来说,光伏行业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技术迭代周期缩短,TOPCon等技术短期内耗尽技术红利;
二是行业壁垒低,Al-BSF、PERC、TOPCon等技术无有效壁垒;
三是国际贸易壁垒加剧,美国、欧洲、印度等市场本土化浪潮兴起;
四是并网消纳问题突出,新能源全面入市导致装机预期下降。
这些内外部挑战交织,使得光伏行业的破局之路既需要企业自身的战略突围,更需要行业生态的协同重构。
破局之道:
技术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面对光伏行业的结构性困境与全球竞争的双重考验,隆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多元化的产品布局,构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隆基自成立以来,便坚定不移地走单晶技术路线,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推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
据悉,隆基的单晶技术不仅提升了光伏产品的转换效率,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光伏发电成为全球最经济的电源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隆基自主研发的RCZ(重复投料直拉单晶)技术,使拉晶速度提升80%以上,同时节约了石英坩埚和高纯石英砂的用量,大幅降低了单晶硅棒的生产成本。
作为国内硅片企业的技术标配,隆基金刚线切割技术成为中国光伏产业年省30%硅料的关键,进一步推动了单晶硅片的成本下降。
此外,隆基通过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接触)技术的推广,带动了单晶PERC电池成为市场主流。
同时,双面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集中式电站带来了8%-15%的发电增益,显著提升了光伏系统的整体收益。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隆基大力发展“光伏+氢能”。在该领域,隆基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引领了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
据悉,隆基研发的单结晶硅电池效率达到27.81%,获得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认证。
此外,隆基在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方面同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研发的电池效率达到35%,经欧洲太阳能测试机构(ESTI)认证,展现了隆基在叠层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隆基的BC(背接触)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同样经过NREL认证,其高效、可靠、美观的特性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隆基的创新实践为光伏产品的多元化应用开辟了新的路径。
谢天介绍,隆基的BIPV产品不仅具备高效发电性能,还完美融入了建筑美学,成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全球首款搭载HPBC2.0高效电池的BIPV产品,隆顶5在安全性能和发电效率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其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隆顶5能够全面助力工业场景的低碳转型,为绿色建筑提供了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隆锦则是一款基于建筑美学设计的绿电建材,满足建筑电气双重标准。
隆锦提供不同色彩、版型、玻璃厚度的定制设计,适用于各类建筑幕墙、屋面等场景,为建筑增添了绿色、环保的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隆基不仅在光伏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积极拓展氢能业务,形成了“绿电”+“绿氢”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
谢天强调,隆基的氢能解决方案,为深度脱碳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隆基研发的氢能装备,包括电解槽、氢气压缩与储运设备等,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氢能生产与应用。
这些装备不仅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制氢,还能与光伏发电系统相结合,形成“光储氢”一体化解决方案,为能源系统的深度脱碳提供了有力支持。
隆基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氢能生产与应用紧密结合,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利、高效的绿色电力解决方案。
这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
此外,隆基的全球化布局战略,也为其应对单一市场政策变动和贸易壁垒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介绍,隆基在美国、日本、德国、印度、澳大利亚、阿联酋、泰国等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业务遍及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
这种全球化的布局,使得隆基能够更好地贴近市场、服务客户,降低单一市场的政策风险。
面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加剧,隆基通过本土化生产策略,有效应对了市场挑战。
例如,隆基在印尼与Pertamina NRE共建工厂,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
隆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以及全球化的运营战略,成功构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光伏行业的结构性困境与全球竞争的双重考验,隆基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稳健发展,还为行业的破局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实践。
未来展望:
锚定“十五五”,构建协同生态
展望未来,谢天提出了“十五五”期间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他认为,光伏行业应分类施策,规范竞争秩序,在供给侧稳住国内光伏市场需求的基本盘、优化招投标规则、从末端倒逼产业技术升级。
在需求侧加强与贸易政策沟通协调、争取公平的贸易环境、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发展、参与甚至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等。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管理中心总经理谢天的报告,不仅为中国光伏行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还为行业的破局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光伏行业需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应用场景探索,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并网消纳问题,推动全球能源公正转型。
来源:光伏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