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正值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前,飞猪AI“问一问”推出拍照讲解功能。当用户置身博物馆、历史古迹、地标建筑、典型景观等景点时,使用飞猪AI“问一问”对着展品、景点、建筑拍照,即可享受到专业级的随身语音讲解服务。目前,该功能已对部分用户开放,近期将全量上线。
拍展品听讲解,拍景点听典故,拍建筑听历史,戴上耳机和自己专属的AI讲解员一起边逛边聊,有望成为全新的旅行体验。与常见的图片搜索应用或通用AI产品的拍照识图不同,飞猪AI“问一问”拥有大量的文博及旅游景点知识的垂类数据集,能识别并生动讲解单件文物甚至是古建上的细微组件,在讲解方式上学习了资深导游、讲解员的思路和风格,确保AI的表现准确、高效、有温度。在真实使用场景下,飞猪AI“问一问”既能细致入微地讲解文物、建筑等的基础知识,还能兼顾趣味和探索性,主动引导用户进一步发现背后的故事。
举个例子,打开飞猪AI“问一问”,拍摄后母戊鼎的图像,AI思考之后,旋即开始讲解:它先详尽介绍了后母戊鼎的年代、体型、纹饰等,再扩展到后母戊鼎使用的铸造法,以及不同符号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意义;接着,它“回忆”了1939年后母戊鼎出土时,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村民为保护国宝不被日寇掠走而藏埋于后院地下的故事。首轮讲解完,AI会继续与用户交流,鼓励用户继续对话或提问,如“坊间流传着哪些关于后母戊鼎的传奇故事”“鼎上的饕餮纹藏着怎样的祭祀寓意”等。
“AI在文旅领域的应用还很初期。面对浩瀚的历史、文物、建筑、艺术、文化和地理知识,AI需要系统化地学习和理解,并结合用户的需求进行知识关联和情景构建,甄别信息质量,最终给用户带来准确、动人的讲解内容,其中的工作量可见一斑。””飞猪“问一问”产品负责人刘洪敏表示,飞猪专门投入资源用于专业数据采集、清洗和标注,确保AI在训练过程中能持续学习高质量的数据养料。
刘洪敏认为,尽管这一工作才刚刚起步,但AI的多模态理解与内容生成能力,是创新用户旅行体验的技术宝藏。他说:“我们希望AI的加持,能帮助更多的文博知识可见、可达,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飞猪AI“问一问”专门打磨体验细节,确保拍照讲解在真实场景下足够好用。例如,为了提升专业度和可信赖感,飞猪专门训练了适用于讲解的AI语音,音色柔和,语气自然;表达上兼顾了沉稳得体和通俗易懂,让互动性和沉浸感更强。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博物馆都有“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禁止大声喧哗”等规定,这一点“问一问”也考虑到了。当用户使用该功能时,系统会默认将手机闪光灯关闭、音量调至最小,并提示用户注意是否有禁止拍照的规定。据了解,目前飞猪已就该智能讲解等相关创新功能申请专利。
飞猪AI“问一问”首期已学习了676个热门景点和博物馆的历史、文物、建筑等专业知识。同时,一些海内外知名景区、文化博览机构等正与飞猪合作,针对当地的知识数据,对AI进行专门训练。假期临近,文博景点类的讲解需求激增,飞猪拍照讲解AI的推出,有望为游客带来免费、快捷、高质量的导览和研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