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港澳总领事梅儒瑞大展亲民作风,光顾近年盛行的两餸饭。 (取材自脸书)
香港人说的“餸”就是菜,所谓“两餸饭”相当于台湾两菜一饭的便当。疫情蔓延、经济衰退之下,香港“两餸饭”大行其道。不过,作为香港新社会现象的“两餸饭”,近日又有新话题,那就是“两餸饭”出现了“富贵版”。
引动“两餸饭”成为新话题的,其实是美国驻香港的总领事梅儒瑞,他履新香港果然有新动作,那就是跑去闹市排队买“两餸饭”,然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出照片,面对一盘盘菜不知选哪个是好,文字则是大赞“两餸饭”,又好吃又便宜。
美国总领事去吃香港的“两餸饭”,港人很有兴趣他吃的是那家,是街坊店还是“富贵版”。结果一查,是那间位于湾仔,因价廉物美出名的“添饭餸”。这间门前经常排长龙,其两餸一饭只收三十港元(约5.898澳元),但菜品款式较多,给的份量又大,成为最出名的“两餸饭”餐厅之一。
查实美国总领事吃的是大众版“两餸饭”,他没去的“富贵版两餸饭”,却也成了话题。很多人有兴趣,那“两餸饭”本是穷人恩物,怎会有“富贵版”呢。原来香港人说的“富贵版两餸饭”,指的是有人眼见这盘生意有得赚,就在金钟开了高价版的“两餸饭”餐厅,售价七十五港元(约14.7澳元)两餸一饭,价钱是其他餐厅的一倍有多。不过这种“富贵版两餸饭”,弹多赞少。
最新成为话题的“富贵版两餸饭”,是内容富贵版,即走食材的高档化。比如正当大闸蟹蟹季,有“两餸饭”餐厅想出主意将两餸变一蟹,四十五港元公蟹一只、五十港元变母蟹,再跟饭一盒加九港元,可送酱油去捞饭。在大闸蟹之外,还有人动脑筋换成日本的叶蟹半只,澳洲龙虾半边等等,只要能吸引人客,什么食材都敢来配。
香港“两餸饭”,依爱好者们集体制成的地图,全港大约有三百五十多家。以前零星出现,现在大行其道,一是香港经济一落千丈,一是疫情下港府不准餐厅内用。有人认为香港“两餸饭”出现富贵版,正是其将行衰落的表现。有人则不那么看,说是香港本来就有大批不爱煮饭的“无饭家庭”,经济下行不见底,“两餸饭”更多,他们就更不爱煮饭,“富贵版两餸饭”,或许正是社会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