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起火大楼内发现生还者!工人抽烟引发火灾?易燃材料疑包裹整楼封死窗户…

Source

想必很多人都已经知道昨天香港大埔宏福苑的火灾了……

截止至今天下午四点,火势已经基本控制住了,搜救还在继续,据报道楼内仍然有人生还。

但,这场肆虐超16小时的火灾已造成55人死亡、76人受伤,其中13人情况严重。

警务处则表示有至少279人失联。

今天凌晨,香港警方和消防部门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已经拘捕了3名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的男子。

这三人均为工程公司负责人,包括2名董事,1名工程顾问,年龄介于52-68岁之间。

7座大楼接连燃烧,火势蔓延多个楼层……这是香港至少63年来最致命的火灾。

(《明报》)

宏福苑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区,是一个楼龄超过四十年的大型小区。

八座大厦、每座三十一层,近两千个单位,四千多名住户,其中约四成是65岁以上的长者——这本应是一个安静、稳定的社区。

而悲剧发生前,小区正处于全面维修阶段。

八座大厦的外墙全部被竹制脚手架、塑料防护网和防水布层层包裹,每家每户的窗,都被易燃的发泡胶临时封死。

昨天,东北季候风当天吹得猛烈,空气干燥,但是没有人意识到危险已经来临。

14:51分,消防处接获报告,宏福苑外墙棚架起火。

一个看似不大的起火点,听上去并不严重的火情,让消防只派出两条水线、两组配备呼吸器的小队。

六分钟后,他们准时抵达。

但在他们抬头的那一刻,才意识到情势完全不对——火不是在某一层烧,而已经爬到了楼上。

按照消防工程的常规评估,火跨三层,通常需要15 到 30 分钟。

但这次,外墙被竹、塑料网、防水布连成一整面可燃“阶梯”,火焰只用了常规速度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

14:57分,火焰已触及四层。

更可怕的是,很多幸存者反应,当时楼内很多都是老人,窗户被封、火警警钟没有及时响起,不少人是看到烟、闻到味道、或被别人敲门才知道出事。

网上流传的视频中,有人在大喊:“怎么没有警报?”

“脚手架着火啦!快叫消防队!”

但,谁都没想到,这场火最终会烧得这么大。

15:02分,火警升级为三级。

15:34分,火警升级为四级。

现场时不时传来爆炸声,燃烧的竹棚碎片在大风中飞散,连带点燃其他大厦的外墙。

一小时内,火势蔓延至八座大厦中的至少五座,多栋楼几乎同时着火,最终七座陷入火海,整个大楼都变成了火柱。

18:22分,火警升级为五级,夜幕降临。

火势加剧——杂物持续从高空坠落,火场结构摇摇欲坠,求助者激增,而黑夜让能见度进一步下降,消防处被迫不断追加人手。

最终,当局共动员760 名消防员,与时间和高温对抗,试图逐层进入那些温度高得几乎无法让人靠近的大厦。

其中一人不幸殉职。

(不幸殉职的消防员何伟豪)

凌晨 1:50分,火势终于逐渐受控。

三座大厦的明火熄灭,其余仍残留零星火点。

但经过数小时的大火,这个社区已经彻底改变。

现场的画面,让人看着十分难过……

有人在仰望,有人在流泪。

有人在焦急地等待着家人的消息。

数千个家庭组成的自发救援统计表格,不断有人被标注死亡。

每个方格,代表一个居住单元。

在社交媒体上,有一个用户写道:

“原来人真的可以突然间失去所有东西的。

买了一套衣服和洗漱用品,去亲戚家的路上

突然发现,我身上的东西就是我拥有的全部

二十几年来人生累积的痕迹,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

this is my first death(这是我的第一次死亡)”

(@33beoms)

一位消防员在19楼搜救时发现了受困的9只猫和1只狗,不断折返救出了所有的毛孩子。

与宠物奇迹重逢的主人爆哭出声。

但是,比起这些奇迹般的、暖心的、感性的、让人落泪的瞬间——

也许人们更想知道的,更应该被追问的,是为什么?

是谁应该为这一切负责?

起火原因,很多人认为是工人抽烟。

工程公司为了压低成本,最底层的工人往往薪酬极低、培训不足,监管也有限——对吸烟的危害,认知不足。

居民邓先生在媒体节目中确认,他发现过工人吸烟,很多居民都拍照、拍视频,并且在群里流传。

“我就住在高层,家里也闻到过烟味。”

住户指出,施工已经将近一年,先前多次向管理处反应,要求工人不要抽烟,但管理处只贴了公告在楼下,并没有真正管理。

在网络上疯传的视频中,一名男性工人坐在大楼外墙与脚手架中间的空隙抽烟。

工人手中的烟头,离防护网相当近。

拍摄者问道:“阿生,你又喺度食煙啊?(你又在抽烟啊?)”

工人听到后吓了一跳,转头看向镜头,影片就关闭了。

早在一个月前,也有住户在居民社区平台表达对施工用料的不满,语带警惕地提醒大家:

“冬天要小心火源,外面全都是易燃物品。”

他说的一点没错——建筑物外墙的保护网、防水帆布和塑料布,都没有符合防火标准。

事件发生后,有居民试着烧了施工材料碎片实验:所用材料一烧就着,没有任何阻燃性,火势直接连成了片。

( 居民自行测试防火性能,点火即迅速燃燒 )

而在这样施工的楼宇中,外立面一旦起火,内部所有的单位的门口和窗就会被黑烟包围,浓烟比火先到来。

“浓烟会令人走不了火(无法逃生),不是烧死、热死,根本是焗死。”

更惨烈的是,施工单位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室内,将大部分窗户都用发泡胶封住,没有留通风口。

——这是一种高危材料,燃点低且易助长火势,还会生成有毒气体,不建议在任何装潢中使用。

此外,还有人提出——在大多数地方都已经换成金属脚手架的时候,为什么香港施工,还在使用早就该被淘汰的竹制棚?

——竹棚火灾,已经成为了香港火灾的典型特征,但法律却依然没有立法规定禁止。

为什么?竹子更便宜,更轻,更效率,可弯曲,而且工人熟手多。

几十年来,香港大多数工地都依赖竹棚,想要全面替换成金属脚手架,就需要面临重重阻力。

有报道称香港有一个竹棚工会,垄断了整个竹棚行业的利润,所以一直在“保护”竹棚的利益,片面地强调金属架成本太高,而且在窄巷运输中的不便,却对可拆解式轻型钢管架的技术进展视而不见。

除此之外,这次火灾,其实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火警为什么没有及时响起?为什么长达一年的施工却没有有效监管?

目前,香港廉政公署已成立专案小组将对该维修工程展开调查。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