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预测:20年内工作将不再是必需的 人类意识可能上传到机器人

Source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当地时间11月19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美沙投资论坛上表示,未来10到20年,工作将成为一种选择,他将是否选择工作比作更费力的菜园维护工作。

“我的预测是,工作将成为一种选择。它会像运动、玩电子游戏之类的活动一样。”马斯克说,“如果你想工作,你可以去商店买些蔬菜,或者在自家后院种菜。在后院种菜要难得多,但有些人仍然坚持这样做,因为他们喜欢种菜。”

马斯克认为,未来可选工作的出现,将得益于数百万机器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从而带来生产力大幅提升的浪潮。这位身价约4700亿美元的科技巨头,近期正大力推动特斯拉的业务拓展,使其不再局限于电动汽车领域,而是致力于将庞大的商业版图整合到他更宏大的愿景之中——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机器人主导的未来。其中包括马斯克力图让特斯拉未来80%的价值来自其Optimus机器人,尽管这款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屡遭延误。

未来金钱与工作将不再重要?

对大多数人来说,自动化未来的概念并不那么光明,尤其是在人们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入门级工作岗位,并且已有早期证据表明人工智能正在取代入门级工作岗位的情况下,这可能是导致近年来美国就业市场困境和收入增长停滞的原因之一。

但马斯克表示,在他设想的自动化、自愿就业的未来世界里,金钱将不再是问题。马斯克借鉴了伊恩·M·班克斯的科幻小说《文化》系列,这位自称社会主义者的作家在书中描绘了一个后稀缺世界,那里充满了超级人工智能,而传统的工作岗位则不复存在。

“在那些书中,金钱并不存在。这很有意思。”马斯克说。“我的猜测是,如果时间足够长——假设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持续进步,这似乎很有可能——金钱将不再重要。”

在2024年的Viva Technology大会上,马斯克提出“全民高收入”可以维持一个无需工作的世界,但他并未详细说明这套系统将如何运作。他的观点与Open 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的理念不谋而合,后者一直倡导全民基本收入,即由政府定期无条件地向个人发放补贴。

“不会出现商品或服务短缺的情况。”马斯克曾在2024年的股东大会上说道。

人类意识上传到机器人可能在20年内实现?

在本月较早时举办的特斯拉年度股东会上,埃隆·马斯克抛出了一个超越时代的惊人预测:人类的意识或“心智快照”有可能在未来二十年内被数字化,并上传至特斯拉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中,从而开启人类“数字永生”的新篇章。

马斯克的这项大胆预言,建立在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技术基础之上。他明确指出,在未来20年内,通过Neuralink开发的先进脑机接口技术,人类有可能能够创建出自己心智的“近似快照”。

Neuralink的核心技术在于通过微小的线状电极,安全地植入大脑,以高带宽读取和记录神经元的活动数据。马斯克设想,当这项技术成熟到能够捕获和编码人类复杂的认知、记忆和人格信息时,便可形成心智的数字备份。这不仅是医学上的突破,更是对人类存在本质的重新定义。

心智的数字化只是实现“数字永生”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则是为这份“数字灵魂”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马斯克将目光投向了特斯拉正在研发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

擎天柱被设计为一款通用型、与人类形态和功能相仿的机器人。马斯克在大会上指出,一旦心智的“近似快照”成功创建,理论上就可以将其上传或植入到像擎天柱这样的先进机器人体内。这意味着,在人类的物理躯体消亡后,其记忆、个性和意识将以一种机械、数字化的形式得以延续。

马斯克此前曾多次强调,擎天柱最终将成为比汽车业务更重要的核心产品。将意识上传的可能性与其最重要的人形机器人项目相结合,无疑凸显了马斯克对擎天柱在未来社会中角色的终极设想。

数字永生?科幻照进现实将面临挑战

马斯克的预测再次将“数字永生”(Digital Immortality)这个科幻概念推向公众视野。尽管马斯克给出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框架,但从技术、伦理和哲学层面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目前的脑机接口技术尚处于读取和初步写入阶段,距离完整、无损地复制一个复杂的人类心智数据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关于“近似快照”能否等同于“真正的意识”或“自我”的问题,将引发深刻的哲学争论。若技术成功,由此带来的法律、身份和伦理问题,将是社会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

尽管存在争议,马斯克的预测也展现了他宏大科技愿景的个人风格:通过整合其旗下公司的尖端技术,突破人类在生物学和物理学上的局限,为人类文明寻找一条延续和扩张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