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午评:沪指低开高走涨0.21% 全市场超3500家个股上涨

Source

(来源:科创100ETF基金)

截至午盘,上证指数涨0.21%,深证成指涨0.72%,创业板指涨0.71%,北证50涨0.35%。全市场成交额9836.00亿元,较上日成交额缩量1134亿元。全市场超3500家个股上涨。

  板块题材上,钛白粉、乳业、半导体板块活跃,流感板块调整。

  盘面上,钛白粉概念走强,金浦钛业(000545)涨停,国城矿业(000688)、振华股份(603067)涨超5%。乳业板块走强,燕塘乳业(002732)、阳光乳业(001318)涨停封板。半导体板块活跃,希荻微微导纳米涨超12%,汇成股份晶合集成涨超8%。流感板块调整,粤万年青(301111)跌超12%,众生药业(002317)、广济药业(000952)跌近8%。

热点概览:

涨停天梯榜:

  【5连板】 金富科技(003018)。

  【4连板】 茂业商业(600828)。

  【3连板】 海王生物(000078)、海欣食品(002702)。

  【2连板】 道明光学(002632)、通宇通讯(002792)、和顺石油(603353)、国晟科技(603778)。

主力净流入板块:

  NO.1 【锂电池概念】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2.73亿,板块内8股涨停,412股上涨。

  NO.2 【储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3.58亿,板块内8股涨停,556股上涨。

  NO.3 【华为概念】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2.74亿,板块内12股涨停,675股上涨。

今日市场炒什么:

  【人形机器人

相关个股:力星股份长盈精密步科股份

  消息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一步将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健康规范发展,加速构建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具身智能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训练与中试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具身智能技术、产业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李超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在技术路线、商业化模式、应用场景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随着新兴资本加速入场,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其中半数以上为初创或“跨行”入局,这对鼓励创新来讲是一件好事;但也要着力防范重复度高的产品“扎堆”上市、研发空间被压缩等风险。李超说,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围绕强化政策牵引、加快技术攻关、推动成果应用等开展系统谋划。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结合“十五五”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健康规范发展。“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产业需求找不到好的技术、技术成果找不到好的应用场景、优质应用迈不出落地第一步等情况。”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各类创新主体深度参与到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与运行中来,积极开展应用中试验证与方案优化,加速应用成果转化和落地见效,既作为基地能力的建设者,也成为普惠服务的受益者。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积极推进基础设施REITs扩围,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上市,更好推动基础设施REITs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1 月 27 日消息,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昨日(11 月 26 日)发布预告,通过一则充满节日气氛的视频,暗示英伟达将在 2025 年 11 月 28 日(本周五)揭晓一项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重大消息。黄仁勋在预热视频中并未透露具体细节,但考虑到发布时机与预告片的轻松基调,该媒体认为这次新品可能与英伟达正加速布局的人形机器人、工厂自动化以及自动驾驶系统等前沿领域紧密相关。就在几个月前,英伟达刚刚推出了其新一代高性能“机器人大脑”——Jetson AGX Thor 芯片模块,为此次潜在的新品发布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英伟达最新推出的 Jetson AGX Thor 芯片模块基于其强大的 Blackwell 架构打造,性能是上一代产品的 7.5 倍,并配备了 128GB 内存。该芯片的开发者套件定价为 3499 美元,量产版 Thor T5000 单元的批量售价为 2999 美元。Deepwater 资产管理公司的知名分析师吉恩 蒙斯特(Gene Munster)今年 8 月指出,英伟达的机器人平台正崛起为行业的“事实上的标准”(de facto standard),他特别强调,特斯拉的 Optimus 机器人和其全自动驾驶(FSD)计算系统均采用了英伟达的技术。蒙斯特进一步分析称,虽然机器人业务目前在英伟达总营收中的占比不足 1%,但他预计该业务板块将在未来五年内发展成为公司一个主要的增长驱动力

  【商业航天】

相关个股:乾照光电天润科技亚光科技

  消息面:北京计划在700-800公里晨昏轨道建设运营超过千兆瓦功率的集中式大型数据中心系统,以实现将大规模AI算力搬上太空。数据中心系统由空间算力、中继传输和地面管控分系统组成。建设分为三个阶段:2025年至2027年,突破能源与散热等关键技术,迭代研制试验星,建设一期算力星座;2028年至2030年,突破在轨组装建造等关键技术,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建设二期算力星座;2031年至2035年,卫星大规模批量生产并组网发射,在轨对接建成大规模太空数据中心。

  【DeepSeek概念】

相关个股:天润科技、工大高科永信至诚

  消息面:11月27日晚间,DeepSeek在HuggingFace推出新型数学推理模型DeepSeekMath-V2,新模型采用可自我验证的训练框架。该模型基于DeepSeek-V3.2-Exp-Base构建,通过LLM验证器自动审查生成的数学证明,并利用高难度样本持续优化模型性能。在202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 2025)和2024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 2024)中均达到金牌水平,并在2024年普特南数学竞赛(Putnam 2024)中取得118/120(近乎满分)的优异成绩。团队表示,该成果验证了自验证推理路径的可行性,为构建可靠数学智能系统提供新方向。新模型代码与权重已开源,发布于Hugging Face及GitHub平台。DeepSeek团队认为,大型语言模型在数学推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追求最终答案准确性并不能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正确的答案并不能保证正确的推理。许多数学任务如定理证明,需要严格的逐步推导,而不是数值答案。为了突破深度推理的极限,团队认为有必要验证数学推理的全面性和严谨性。DeepSeek团队在论文中提及,在自主构建的91个CNML级别问题测试中,DeepSeekMath-V2展现出卓越的数学推理能力。在代数、几何、数论、组合学和不等式等所有类别中均超越了GPT-5-Thinking-High和Gemini 2.5-Pro的表现。在IMO-ProofBench基准测试中,该模型同样表现优异:在基础集上,其人工评估结果优于DeepMind的DeepThink(IMO金牌水平);在更具挑战性的高级集上,模型保持了强劲的竞争力,同时显著超越了所有其他基准模型。DeepSeek团队表示,尽管仍有大量工作有待完成,但这些成果表明,自我验证的数学推理是一条可行的研究方向,这或许有助于开发功能更为强大的数学人工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