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回顾!周诚君、于学军携12位银行大咖齐聚2022银行业发展论坛,共议未来银行之路

Source

  砥砺十载征程路,奋楫笃行再启程!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22银行业发展论坛”12月28日至30日隆重举行,三天三场重磅论坛,邀请监管机构代表、权威专家、金融机构高管等50余位中国顶级财经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分享金融业在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变化,探讨金融大时代中那些备受瞩目的发展新方向。

  在28日举办的“2022银行业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中国银保监会原副部长级干部于学军携工、农、建、交、邮储等12位银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议“未来银行之路:机遇与挑战”。

  周诚君:

  碳市场要按照金融市场的规律去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在论坛上表示,碳市场有强烈的金融属性,要按照金融市场规律建设。

  “要建立统一、分层的碳市场,它的后台基础设施架构是统一的,分层则体现在各种金融机构以及其它的碳排放代理机构都参与这个市场,基于统一的后台,为参与者开立碳账户体系是统一的,具有单一的规则和标准。”周诚君表示。

  周诚君对此呼吁商业银行参与其中,特别呼吁碳市场利用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现有的基础设施,为市场参与者开立各种各样的碳账户。

  “这种架构并不与全国统一分层的碳市场相违背,后台统一体现为现有的以交易所为基础的统一的登记结算体系;前台分层表现为各种金融机构基于此后台统一的基础设施,为市场参与者开立碳账户。”他解释道。

  此外,周诚君表示,一年多以来,中国碳市场统一运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碳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上还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异。一个市场如果有比较好的价格发现,能够形成比较好的均衡定价机制,它的重要基础就是市场要有比较好的流动性。

  “我们的市场参与者相对较较少,交易目标、动机也比较同质,基本上是为了现货交易。”他指出。

  对此,周诚君建议,应进一步推动碳市场的建设,让碳市场有比较好的价格发现机制,要侧重于碳市场功能、性质、结构本身来建设。

  于学军:银行对企新发贷款平均利率降至改革开放以来最低水平

  中国银保监会原副部长级干部于学军表示,全年来看,世界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美欧激进加息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较大的压力。面对内外部较为严峻复杂的形势,国内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刺激力度,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主要表现为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银行对企业新发放贷款的平均利率降低至约4.12%左右,应当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虽然国内经济增长面临不小的压力,各季度增长又起伏较大,但是贷款增加和货币供应量却始终保持了平稳较高的增长态势。”于学军指出。

  此外,他还表示,中国金融以间接融资为主,全年货币信贷平稳较快增长,对稳定和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十分关键。

  “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有所增加,大、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但仍应期待银行业能够继续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于学军表示。

  张伟武:

  开创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发展实现新跨越,服务“国之大者”、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能力得到新提升。

  展望未来,张伟武提及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三方面新机遇与挑战时表示,第一,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业提出新要求;第二,金融风险防控面临新挑战;第三,金融科技与数字技术带来新变革。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张伟武表示,商业银行要坚守金融工作本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必须始终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

  此外,要夯实安全发展根基,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他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要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挥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作用,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助力内外循环更加畅通。

  刘加旺:

  坚持金融为民理念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刘加旺表示,农业银行坚持服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增加涉农金融供给。

  “按照县域高于全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高于县域的标准,倾斜配置乡村振兴信贷资源,为广大乡村持续输入金融‘活水’。”他指出。

  此外,刘加旺倡议,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银行机构,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金融为民理念,坚持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增添美好金融画卷。

  胡昌苗: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擘画中国特色财富管理之路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胡昌苗表示,财富管理是多层次社会融资和居民财富的“连接器”,贯通“零售客户-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企业客户”整个闭环。

  “加快财富管理全链条发展是商业银行融入以创新为关键驱动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安居乐业、助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是推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胡昌苗表示。

  同时,他还指出,以创新为基础的新经济产业具有高风险、低固定资产率等特征,与传统间接融资市场无法有效融合,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体系予以承接、需要聚集中长期稳定资金助力创新发展。

  “财富管理通过发挥金融工具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作用,提升多层次融资效率,推动形成金融、科技、产业三角良性互动机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胡昌苗表示。

  周万阜:共同富裕的必答题

  ——新市民金融服务

  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表示,广大新市民群体是稳就业的重点,也是促消费的关键。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金融服务新市民,就是要更好满足新市民在就业创业、生活消费、财富管理等方面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他提出,在金融服务新市民就业创业方面,重点要做到“两个突出”。

  一是要突出对新市民就业较为集中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金融支持。把服务新市民与贯彻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结合起来,加强对吸纳新市民较多的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和成渝等重点区域新市民服务。

  二是要突出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新市民创业的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新市民集中的领域,也是新市民创业的主要形式,很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本身就是新市民,金融服务新市民必须对广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最大程度的服务覆盖。

  徐学明:

  银行要为居民财富管理撑起“保护伞”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徐学明表示,在中等收入群体里,很多人希望更好地打理金融资产,但是往往或踏不准节奏、或盲目跟风、或眼高手低,有的人感叹“买啥亏啥”,最终他们在投资上显得无所适从,比较焦虑。这些人亟需金融机构提供投资理财方面的专业规划。

  在众多金融机构里,银行以其深入的渠道、庞大的客群、丰富的金融产品、专业的服务,特别是独一无二的账户功能,承担着客户金融资产“账房先生”的职责。所以,在居民财富管理中,特别是面向中等收入群体,银行要责无旁贷地为其撑起“保护伞”。

  何谓保护伞呢?

  徐学明表示:“第一,我认为核心本质是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是银行最核心的价值观,也是银行业的战略共识和前进方向;第二,要做好投资顾问,为客户量身定做资产配置方案;第三,要精心筛选金融产品,让客户有更多选择;第四,要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财富管理筑起坚实屏障;第五,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为客户财富管理保驾护航。”

  郑万春: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表示,银行业迈上数字化转型之路,既是构建银行业新发展格局、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内在诉求,又是提升消费体验、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他指出,银行数字化转型要以实现“数实融合”、服务“数字中国”为方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助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要着力完成好数字化转型这门“必修课”。

  “银行数字化转型要以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为目标,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要坚守初心、回归本源,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郑万春表示。

  此外,他还指出,银行数字化转型要以提升核心科技水平和能力为依托,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让金融服务更好地与企业经营和居民生活场景融合。

  屈宏志:

  以数字化生态银行打造高质量金融服务

  渤海银行行长屈宏志在论坛上表示,数字化是客户价值驱动的模型重塑,所有数字化的起点和目标一定是创造客户价值。

  “数字化是继信息化后又一次革命,其转型是一个由点及面到体的过程,不同点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会基于更大范围的价值重塑彼此融合。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是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因其杠杆效应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肩负国之大者的担当和责任,变得愈加重要。”屈宏志表示。

  同时,他还表示,金融服务生态的构造上,金融科技持续赋能合作伙伴和终端用户的能力以及数字化运营能力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银行科技不仅仅是自身经营的第一生产力,也正凭借科技能力优势、用户规模优势以及线上线下渠道优势,成为全社会的数字服务入口。

  杨书剑:推动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 

  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北京银行行长杨书剑表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是银行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他进一步强调,对银行而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要跟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行动态优化调整。

  “发展科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不仅是银行自身经营转型的题中之义,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现自身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杨书剑表示。

  此外,他也指出,尽管近年来科创金融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依然面临着银企信息不对称、风险收益不匹配等内生矛盾,以及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流转难,涉企信用数据整合共享不足等外部约束。破解这些难题,离不开政府部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多方共同努力。

  对此,杨书剑表示,北京银行从自身来说,将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完善专营化架构;二是创新定制化产品;三是提升专业化能力;四是打造陪伴式服务;五是拓宽生态化布局。

  黄金老:

  新兴小银行员工持股是很好的制度

  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表示,我国新兴小银行前景光明,其面对新技术蓬勃发展和应用的机遇,生物特征识别、数据风控、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云计算这五大数字技术给新兴小银行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他还表示,新兴小银行有体制优势,主要是指激励机制。新兴小银行可以搞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就是很好的制度。通过全员持股将银行的员工、管理层和银行的长期发展捆绑在一起,有利于银行的长治久安。

  “新兴小银行可以做市场的‘补位者’,新兴小银行不要和大行直接竞争,而要做市场的缝隙业务。”黄金老指出,我国现在有超过2000万的小微纳税企业,还有2-3亿的个人消费者还没有享受到充足、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这就是新兴小银行的服务领域。

  李南青:发展金融科技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表示,在数字化浪潮的全新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正在对延绵数千年的金融服务业进行重塑与再造。作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重任的银行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责无旁贷。

  “在金融服务高度便利化的今天,相较其他群体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针对特殊需求人士的服务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我们始终相信,金融服务尤其是数字金融服务是无边界、无止境的。”李南青表示。

  同时,他还指出:“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的本职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我们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彭彦杰:企业执行ESG之后不会影响获利

  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彭彦杰指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蓬勃发展,从早期只有存款,到现在多元化产品还有服务,再加上资管新规、利率市场化、对外开放等,都让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谈及ESG,彭彦杰表示,在可持续证券投资方面,ESG相关的公募基金有5000亿左右的规模,2022年时只有1200亿,是4倍多的成长,代表大众对ESG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会有一些误解,认为企业做了ESG之后会影响获利。”他表示,其实很多学术研究也都证实,企业执行ESG之后,它的财务表现实际上更正面。

  此外,彭彦杰认为,ESG能为企业建立社会资本的信任,能够获取相关利益方的支持,建立最好的声誉。企业评级更高了,融资成本也会相对降低。所以,做好ESG能够带来不少的附加价值。

  何大勇:

  银行在社会价值创造上的作用会日益明显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中国区金融业负责人何大勇表示,基于银行业未来的趋势变化,银行的存储业务会大幅地缩减,银行作为支付中介的作用也会日益减少,而银行的融资会出现一种形式上的转变。

  因此,何大勇认为银行发展也面临两个机遇:即财富管理保值增值的需求以及附带的资产管理和投资的需求会日益增大,同时银行在社会价值创造上的作用会日益明显。

  此外,他还认为,银行从定位上来讲,从过去的存贷款服务的机构,日益会转成为对接机会的一个平台,更多的是一个对接内外部机会的平台。这种平台的作用有几个,银行一方面还要继续提供存储现金管理的服务。但是基于客户对银行的信任,银行日益承担出更多的实物资产和数据资产管理的职能。

  “银行作为流动中介的作用依然还是存在的,但是在此之外,银行更应该去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的、复杂的投融资的服务。”何大勇认为,银行依然会去做存贷利差的收入,但是更多的银行会从事一些投资和服务,增加银行收入的来源。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