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Qt安装及环境变量配置
一、QT5.14安装包网盘链接
觉得本文有所帮助的宝子们点个赞和关注,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百度网盘链接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QT.zip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A0yXDxeRL6xxkNLL4ZwgsA?pwd=ge3k 提取码: ge3k
夸克网盘链接
链接:https://pan.quark.cn/s/ea94bb4230ee
二、Qt安装步骤
1. 断开Windows网络
(避免安装过程中要求官网注册Qt账号密码)。
2. 双击Qt安装包。
-
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
-
点击浏览选择安装路径(注意:路径不能出现中文,建议不选择C盘),然后点击下一步。
-
选择组件,建议勾选推荐组件,然后点击下一步。
-
勾选“已经阅读许可协议”,点击下一步。
-
保持默认设置,点击下一步直至安装环节。
-
安装完成
三、Qt环境变量配置
-
通过任务栏搜索“环境变量”
-
双击用户变量中的“Path”
-
点击“新建”,再点击“浏览”
-
切换到我们选择的Qt安装目录下的bin文件(若没自己选择,默认安装在C盘下的),选择对应路径后点击确认
5.确认环境变量的设置
四、快捷方式
1.搜索栏搜索qt
就可以看到如图所示QT应用,单击即可打开应用。若想在桌面设置快捷方式,单击右键,选择打开文件位置
2.复制该快捷方式,粘贴在桌面即可
文章到此结束啦,觉得有用的宝子们点个赞和关注,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五、QT简介
为什么选择 Qt
-
跨平台一次开发,多端交付
- 覆盖 Windows、macOS、Linux、Android、iOS、嵌入式 Linux、QNX 等。
- 用同一套 C++/QML 代码,适配多平台 UI 与系统特性,减少分支代码与维护成本。
-
原生性能与流畅体验
- 基于 C++ 的原生执行效率,Qt Quick 利用 GPU 加速(通过 RHI 对接 OpenGL/Vulkan/Metal/Direct3D)。
- 事件循环与信号/槽机制天然解耦,方便编写高并发、低延迟 UI。
-
模块完备,覆盖常见业务
- UI:Qt Widgets、Qt Quick/QML、Charts、3D、Graphs、PDF。
- 系统与通信:Qt Network、SerialPort、Bluetooth、WebSockets。
- 数据与多媒体:Qt SQL、Multimedia、Image、WebEngine。
- 实用设施:国际化、插件系统、资源系统、文件与线程、JSON/XML。
-
高生产力工具链
- Qt Creator 集成编辑、设计、调试、Profiler、QML Inspector。
- Qt Designer 与 QML Live 迭代快;Linguist 让多语言本地化高效落地。
- CMake 一等公民,工程结构清晰,易接入 CI/CD。
-
成熟社区与商业支持
- 文档详尽、示例齐全,版本节奏稳健;LTS 版本适合长期项目。
- 商业版提供长期技术支持与额外组件;开源版以 GPL/LGPL 许可为主。
Qt 的主要组成
-
UI 技术栈
- Qt Widgets:传统控件式桌面 UI,稳定、成熟、可达性好。
- Qt Quick/QML:声明式 UI,动效与自适应更强,适合嵌入式/移动/可视化。
-
核心机制
- 元对象系统(MOC):支持反射、属性系统、对象树。
- 信号/槽:事件驱动、低耦合的组件通信方式。
- 事件循环与线程:QEventLoop、QThread、异步网络与定时器。
- 资源与国际化:qrc 资源打包;tr()/QTranslator 支持 i18n。
-
构建与扩展
- CMake 项目配置;QPluginLoader 插件化;QML 模块化与热重载。
- 与 Python(PySide6/PyQt)互通,便于脚本化与快速原型。
Widgets 与 QML 如何选
技术栈 | 适用场景 | 优势 | 注意事项 |
---|---|---|---|
Qt Widgets | 传统桌面工具、表格/树形控件密集 | 稳定、成熟;原生控件体验;学习曲线平滑 | 动效弱,适配触屏与高DPI需打磨 |
Qt Quick/QML | 嵌入式 HMI、移动端、动效/可视化 | 声明式开发;GPU 加速;动画与自适应强 | 与 C++ 互调需要良好边界设计 |
实际项目可混用:用 Widgets 搭主框架,用 QML 做动效与可视化区域。
典型应用场景
- 桌面级生产力工具:CAD/EDA、投研终端、音视频编辑器、IDE/调试器。
- 嵌入式与车载 HMI:仪表盘、工业控制面板、医疗影像工作站。
- 跨平台移动应用:工具类、小型业务面板、专用内管 App。
- 数据可视化与图形:实时监控大屏、图表、三维场景呈现。
- IoT 与边缘计算:配置工具、串口/蓝牙/网络调试器。
使用 Qt 的实际好处
- 统一技术栈,降低总体成本
- 避免多端多栈重复开发;统一团队技能模型与代码规范。
- 可维护性强
- 明确的对象生命周期与父子层级;信号/槽降低模块耦合度。
- 设计与交互体验提升
- QML 声明式动画与响应式布局,支持暗色主题与可视化皮肤。
- 工程化与质量保障
- CMake + Conan/vcpkg 依赖管理;QTest/Benchmark 覆盖单测与性能。
- 生态互通
- Python 绑定加速脚本化与测试;与 OpenCV、Eigen、gRPC、FFmpeg 等库易集成。
常见疑虑与应对
- 包体与启动速度
- 精简模块与插件;按需加载资源;关闭未用的 QML import。
- 使用分发工具 windeployqt/macdeployqt;必要时静态链接(注意许可)。
- QML 性能与内存
- 控制对象数量;使用 ListView/Repeater 虚拟化;避免深层绑定链。
- 用 QML Profiler 查找热点;将重计算下沉到 C++。
- 许可与合规
- 开源版多为 GPL/LGPL:动态链接与库修改条款需遵守;闭源发行可评估商业许可。
- 与 Web 技术取舍
- Web 优势在广布与热更新;Qt 优势在本地性能、复杂设备与离线可靠性。可用 Qt WebEngine 混合架构获得折中方案。
上手与实践建议
- 版本选择
- 新项目优先 Qt 6.x(优先 LTS);已有 Qt 5 项目分阶段迁移。
- 工程结构
- CMake 组织多模块;区分平台适配层、领域层与 UI 层。
- UI 首选 MVVM(QML + C++ 后端)或 Presenter 模式,降低耦合。
- 性能与体验
- 提前确立帧率与内存指标;按需使用异步 I/O、工作线程与对象池。
- 图形层面减少过度过绘,合理合批;图片使用合适分辨率与缓存。
- 国际化与可达性
- 全面使用 tr();在 Qt Designer/Creator 中维护 TS 语言包。
- Widgets 使用可达性角色;QML 添加语义与键盘导航。
- 测试与交付
- QTest 覆盖逻辑层;squish/pytest-qt 等做 UI 回归。
- CI/CD 融合 aqtinstall 获取 SDK;打包用 windeployqt/macdeployqt。
轻量示例
- 信号/槽解耦(C++):
// 当输入框文本变化时,自动更新标签
QObject::connect(lineEdit, &QLineEdit::textChanged,
label, &QLabel::setText);
- 声明式绑定(QML):
Rectangle {
width: 320; height: 120; color: "#20232a"
property int count: 0
Text { anchors.centerIn: parent; text: "Clicks: " + count; color: "white" }
MouseArea {
anchors.fill: parent
onClicked: count += 1 // UI 与状态天然绑定,无需手动刷新
}
}
什么时候特别适合用 Qt
- 需要跨平台且追求一致性与原生性能。
- UI 复杂、状态繁多,或需要大量系统能力(串口、蓝牙、OpenGL 等)。
- 需要长生命周期与可维护性的工业级产品。
什么时候可以谨慎评估
- 极简信息展示、重度依赖 Web 生态的场景,可考虑 Web 技术优先。
- 纯移动互联网应用,如需深度平台生态与分发渠道,原生/Flutter 也值得比较。
小结
Qt 的价值在于:用一个成熟、统一且高性能的框架,构建可长期演进的多端应用。它以 C++ 与 QML 为核心,提供丰富模块、强大工具链与稳定生态,既能让你快速迭代产品,也能支撑复杂而严苛的工业级场景。若你正在寻找“跨平台 + 原生体验 + 工程可持续性”的平衡点,Qt 值得认真一试。